原标题:让寸草不生的人工岛变绿,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人工岛上,一群石油人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生活,让荒岛变绿是为了更舒心地工作,也为了更舒畅地生活。

冀东油田南堡2号人工岛

地处渤海湾的冀东油田南堡2号人工岛由吹沙填海而成,四面环海,距离陆岸3.5公里。员工乘船上下岛,“上7休7”。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海上限航,则还要在岛上再多待几天。

吹沙填海

人工岛建设初期,地面还没有夯实,岛上光秃秃的,海风一吹,漫天黄沙,一趟巡检还没走完,嘴巴、耳朵里就灌满了沙子。艰苦的工作环境,给员工生理、心里带来极大挑战。

黄沙漫天

为改善工作环境,从2014年春天开始,驻岛员工利用工作之余开始植树造林。

培育树木需要肥沃的土壤,然而,南堡2号人工岛建筑面积345亩,除去生产区、集输区、办公区和岛内交通道路,可供员工利用的土地实在有限。于是,驻岛员工将目标区域瞄准岛体西北侧的固化土回填区,但这里的土地碱性大、孔隙小,植物很难成活。

岛上垦荒

“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为了建设海上绿色家园,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种!”当时的驻岛员工魏冀春笑着说道。

下班后,大家拿起锄头和铁锹,开始了艰难的海岛垦荒。

术业有专攻。开采石油,他们是行家里手,种植树木,他们却是门外汉。岛上第一批种植的桃树无一存活。

种下第一棵树

怎么办?拜师学艺!

休息期间,魏冀春和同事们拜访周边苗圃场,请教提高树苗成活率的方法。根据建议,他们采购了环境适应性更强的柳树、李子树,根据树苗规格及根系大小调整树坑直径,坑底填充绿化土。

有一天的清晨,起早遛弯的员工蒋济成突然发现,小树苗的枝头泛起了绿芽。“树苗发芽了!”大家奔走相告。有人开玩笑说:“反响之热烈,不亚于岛上又诞生了一口高产井。”

浇灌树苗

树苗成活率的问题解决了,但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挑水灌溉效率低的问题又暴露出来了。困难是难不倒驻岛员工的,他们开挖灌溉渠道,建起灌溉系统。

每一颗树苗都是大伙的“宝贝”。驻岛员工实行园林属地管理模式,将育苗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挂牌承包,并定期评比出“明星树”。

一眨眼几年过去了,岛上已有柳树、桃树、李树、葡萄树等500余棵。

绿树成荫

“要是能在树荫下吃根自己种黄瓜,那才叫惬意哩!”2021年夏季的一天,岛上年龄最小的女员工刘莹莹的一句话,让大家又有了新目标。

拿起锄头和铁锹,围篱笆、挖垄子、撒种子。如今,辣椒、西红柿、南瓜、茄子……满园果蔬让大家喜不自胜。

人工岛上的种植区

“如今的人工岛充满绿意,就连燕子都来这里筑巢了。每天早晨,在鸟语花香中开启一天的工作,心情别提多舒畅了!”南堡2号人工岛党支部书记蒋济成说。 (杨军 魏冀春)

向阳与树

又快到植树节了,豫光金铅冶炼一厂冶炼工段工段长苗向阳想起了十年前栽下的那几棵白杨树。

那一年,一座座建筑倒下去,一棵棵白杨立起来。

被爆破倒下的,是公司上世纪九十年代实现跨越发展的项目,也是铅冶炼行业里曾经先进的烧结机工艺所在之处。也是在那里,苗向阳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骨干力量。

后来,因为企业不断升级改造,曾经的先进产能变成了落后产能。于是,公司在2009年淘汰了烧结机工艺,并在2011年拆除了厂房,人员也分流到其他单位。

苗向阳被分到替代了烧结机的富氧底吹炉系统。再一次故地重游,是第二年的植树节。公司组织各单位职工来到这片空地上植树,栽下一棵棵白杨树。

每天上下班路过这片树林,苗向阳总能看到那一棵棵笔直的白杨。他感觉,那些树替代了他,在坚守着原来的岗位。

一年又一年,每到植树节,苗向阳和同事们在厂区内外种下一棵又一棵树。一年又一年,公司不断升级改造,引领着铅冶炼系统变得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更加智能。

苗向阳也几次更换岗位,后来到了另一个厂区,再也看不到那些树了。目前他所在的,是公司集合多年技术之大成建设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铅冶炼生产系统。

他觉得,公司也像是一棵树,向阳而生,还可以长得更高。他的职业生涯,则像是攀着主干顺着枝桠的跋涉。

这个植树节,他想回老厂区看看那些白杨。(段高高)

绿色计量站

3月10日,在河南油田采油二厂井楼采油管理区11号计量站内,员工熊富海、牛陈丽在给站内的杏树浇水养护。该区在抓好原油生产的基础上,也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个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花园式井站孕育而生。(崔洪武)

绿色港区

3月10日,浙江省宁波舟山港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园林工人忙着在港区生产一线的绿化景观带中修剪草坪。据悉,该码头坚持绿色生态理念,持续开展增绿护绿行动,通过树木种植、草坪绿化、花卉栽种等形式美化港区环境,使绿地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蒋晓东)

绿色钢厂

植树节前夕,张宣高科以“创建环保绩效评级A类企业”为目标,深入开展作业区、班组、岗位绿色创建活动,2100余名干部职工见缝插针绿化、美化、亮化厂区,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五彩缤纷”的花园式工厂。(王萱晨 李鸿)

绿色工地

植树节前夕,中建二局孟北保障房项目组织职工精心栽种小树苗,悬挂绿色心愿卡,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绿色行动中来。(李天心)

绿色输油站

3月8日,国家管网东部储运荆门处洪湖站700多坪的果园内又新种植了45棵果树,其中枇杷25棵,橘树20棵。这是该站为实现“四季果园”,种植的第三批果树。该站在园林式站场基础上,打造“果园式”输油站,实现站区“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常绿”的“新绿貌”。(吴迪)

油井打到哪里,绿色就播种到哪里

中国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有111支测井、录井和定向井小分队,在巴山蜀水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员工以分队为单元,成立植绿护绿志愿服务队,在大巴山区植树造林,做到油井打到哪里,绿色就播种到哪里。图为3月8日,员工在荒山上种植果树。(田宏远)

薪火永续 驭光而行——大钊故里“掌灯人”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国网乐亭县供电公司胡坨供电所现有9名职工,这是一支永葆初心、“薪火相继”的班组,被当地百姓誉为“大钊故里掌灯人”。他们弘扬、传承“大钊精神”,以实干模范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先后被国网公司授予五星级全能型供电所、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工人先锋号等荣誉。(报送单位: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工会委员会)

标签: 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