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27岁新疆姑娘程丝语《中国诗词大会》惊艳全场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四场比赛的程丝语。

  天山网讯(记者秦金俐摄影报道)“姐姐给我签个名吧!”2月22日,程丝语刚踏进单位为她举办的诗词分享会现场,就被人群包围。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中国诗词大会》上、下册,这些“粉丝”慕名而来,就为了现场亲睹这个27岁新疆姑娘的风采。

  穿着工作制服的程丝语边给排队的“粉丝”们在书的扉页上签名,边腼腆地笑着小声说:“头一次体会到签名签到手酸。”她原本以为喜欢诗词是一件小众的事情,可参加完《中国诗词大会》回来后,居然有人跑到柜台找她探讨诗词。

  在2月8日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四场的比赛中,中国农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北京北路支行的普通柜员程丝语一鸣惊人,以最难的自救方式“横扫千军”迎战百人团,面对12名强劲的对手,她从容迎战,最终成功。

  董卿现场这样评价:“诗词大会此前还没有人通过‘横扫千军’自救成功。”尽管最终她以20分之差低于孙博惜败,但她丰富的诗词储备让观众折服。

  候场时紧张得不停摇凳子

  程丝语去年10月报名时,从未想过能接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的电话。经历了两轮面试后,她在去年12月中旬接到入选通知,此后到北京参加20天全封闭录制。“进入录制现场,我发现高手如云,感觉自己的机会渺茫,但没想到能在第三场获得了百人团第二,团队第一。”她把这次胜出归功于“好运”。

  第四场,程丝语是第二个上场的选手,“我在下面候场时紧张、焦虑,不由自主地摇凳子来缓解情绪,当时我就想,万一没答好,在全国观众面前太丢脸了。”这种情绪被带上了场,扰乱了她的记忆,比赛开始后她表现欠佳。在进入自救环节,程丝语又不幸抽到“横扫千军”,“那一瞬间,我心都凉了。”程丝语回忆说。这次飞花令飞的字是“河”,也就是要说出12句有“河”的诗句。对抗到第11人时她紧张得两手紧紧攥在一起,“可怜无定河边骨”说了3遍才说出来。当她在最后一秒说出“关关雉鸠,在河之洲”胜战最后一位对手时,场下掌声雷动。

  “在台上,听着5秒倒计时,脑袋曾一度空白。”程丝语说,好在她从对手们说出的诗句中找到了灵感,快速启动记忆搜索,才有惊无险过关。

  诗词启蒙老师是父亲

  “在过去的1年里接待过1万多名客户,说过1万多次‘您好’,数钱数到手抽筋。”她这样描述着2018年的生活,而且也许2019年也会这样度过。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程丝语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参赛前,她甚至没有时间精心准备。

  即使接到参赛通知,她的生活也没有丝毫改变。“除了上班,我仍跟平时一样,睡觉前读读诗。”她说,从5岁起她就有几乎天天读点诗词的习惯,在比赛时的发挥主要靠得是多年来一点一滴的积累。

  程丝语的父亲是英语教师,却非常喜爱诗词。父亲教她读的第一首诗词就是《沁园春·雪》,“当时不知道‘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是什么意思,只是被‘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雪的描写所震撼。”这也让她首次品味到诗词的魅力。

  父亲常常用诗来“为难”她。她喜欢吃藕,每次家里吃藕前,父亲会说“先背一首与藕有关的诗”,她想半天想不起来就很生气,只得忍着口水去翻书。就这样一来二去开启了她学诗历程。

  当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她会拿起父亲的酒杯,坐在父亲对面,酒杯对着月亮,看看究竟有没有3个影子;和小朋友玩到天黑,坐在花坛边听虫鸣,她会不由自主想到父亲教她念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些生活中的经历将一首首诗词深深印在了她的脑子里。

  诗词是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

  如今常驻程丝语脑海中的诗词达1500多首。“对我来说,诗词不仅是爱好,更是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程丝语说。

  走入社会后,纷繁复杂的生活让程丝语感到烦恼,“我心烦的时候就爱读诗,常常有很好的效果。”她说,在诗中能感受到古人豁达、积极的气息,这让她能平静下来。她还喜欢在纸上写诗句来调节情绪,“不管世界如何喧嚣,给心灵留一方净土,诗词就是我的净土”。

  “现在大家都叫她‘丝语女神’,才貌双全,又十分上进。”程丝语同事李贞琪笑着说,参加完诗词大会回来后,程丝语也带动了同事们学诗词的热情,“人人都爱上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大家都说,要努力学诗词,争取备战第五季。”

  近年来,程丝语每年都会参加单位举办的捐书活动,这些书籍被送给喀什地区疏附县的孩子们。她捐赠的书大部分是与诗词有关。“我希望更多的孩子爱上诗词,让诗词的美好滋养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