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TV财经频道报道,由于部分淘宝等电商平台用户的交易信息遭泄露,给了很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据悉,不法分子利用被泄露的信息,以退款为由诱导这些用户办理网络贷款,然后用贷款购买大额的其他平台礼品卡并迅速消费,不少消费者损失惨重。

  在媒体报道中,不法分子选择当当的礼品卡进行诈骗被提及,因此部分舆论将矛头对准了当当。但细究下来,当当其实也是此次诈骗事件的受害者。部分媒体标题把重点放在当当礼品卡,原因只是因为部分不法分子最后选择了当当的礼品卡作为变现的工具,这类标题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对诈骗事件的判断。

  专家分析称:网购诈骗90%源于购物信息泄露,由于诈骗分子将用户信息说的非常清楚,这也是导致很多用户相信诈骗分子的重要原因。

  另外,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更是成为骗子行骗的核武器。金融工具产生后,骗子诱导用户贷款,便可直接实现变现。谨防网络诈骗,加强互联网借贷信用管理及资金账户安全保障,也是一个业内需要重点关注的消费者安全问题。

  理性的网友也看出了标题中的误导,机智的评论随处可见:

  帮骗子充花费能怪电信公司了?

  这跟当当有什么关系,小偷偷了你的钱,到别人店里买东西,跟人家店主有关系吗?

  这种是挑软柿子捏,如果怪运营商就可以告运营商了。

  自己蠢,怎么不怪人民币?

  这能怪当当?你怎么不怪手机?

  被骗的套路都是一样,贪小便宜。

  当当网高层对媒体表示,当当诈骗发生的频次低,如果遇到投诉会第一时间冻结。当当会将相关信息提供给警方,并全程配合警方调查。且目前已配合警方抓获几名罪犯。

  当当是网络诈骗的低发地带

  众所周知,当当的商品以图书为主,图书的金额低,在市场上再次倒卖的变现能力较差,其类别也决定了是网络诈骗的低发地带。同时,当当用户以深度阅读的消费者为主,并不是容易被诈骗的人群。

  事件发生后,当当的官方回应,也很机智,隐隐表达被“炮灰”的误伤。

  在复盘此次诈骗事件时,不难发现,诈骗者主要瞄准的是支付宝的花呗和借款,进而寻找支持支付宝的电商平台进行不法变现。据统计,当当用户中,支付宝支付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成为了诈骗分子的施骗“工具”。整个过程中,当当网是受害者之一。

  当当高层表示,礼品卡牵涉诈骗在当当平台上发生的次数非常少,所谓“骗子集中选择了当当网”是错误的主观判断。

  从类似此次的互联网诈骗按键的完整链条上来看,其实有更严重的问题需要整个行业和消费者警醒。

  首先是网购信息安全问题,目前有90%的互联网诈骗源于信息泄露,尤其是部分电商平台的交易信息,准确的个人信息加上购物内容,很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如何避免这些信息泄露,从源头上斩断诈骗,更值得被关注。

  其次是部分电商平台刷单、刷信用的灰色产业猖獗,在相关的案件当中,很多受害者都参与了刷单、刷信用等非法操作,进而被诱骗,这条灰色产业链已经成为滋生诈骗案件的温床,需要全行业的大力打击。

  另外,就是互联网金融借贷的骗局。除了普及相关知识,提升民众的金融风险意识以外,如果能够增加对互联网金融借贷的风控审核,很大程度上也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

  阻截网络诈骗 当当一直在行动

  作为电商老兵,当当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丰富和完善风控手段,并形成了有效机制,除了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以外,此举也事关当当自身利益。从早期网购货到付款,到现在的扫码支付,当当的防欺诈机制一直在快速更新。

  当当高层介绍称,碰到类似此次的嫌疑情况,如果用户投诉,当当会立即冻结涉事礼品卡,同时,当当风控团队在扫描订单时,有大额是用礼品卡购买容易倒手的手机等物品时,当当会先终止交易,确认不是欺骗行为时,才会安排发货。

  同时,当当会积极配合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对风险支付进行检测识别,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判断支付异常或存在风险,当当会全力配合支付平台展开深度调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当这样的举措甚至有可能“误伤”到一些正常的礼品卡用户,进而影响到当当的销售。对此,当当高层表示,在安全和信任建设上,当当必须舍得。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当当对消费者的保护也会越来越强,在这个诈骗手段日新月异的时代,当当可以说是防网络欺诈的“急先锋”,与当当一样在努力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平台,不能也不该被当作诈骗分子们的“背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