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推动渔业转产转型、促进乡村振兴


【资料图】

渔旅融合风正劲 特色体验引客来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

这几天,在琼海市博鳌镇文旅项目“海的故事”里,蒋翔很忙。

“冬季风大水冷,客流量不算大。我想趁淡季给项目升级,到旺季时给游客更多惊喜。”经营着“海的故事”的蒋翔,是土生土长的琼海人。

“海的故事”距离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不远。作为论坛的“邻居”,自2010年3月开业后,它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前来观光的游客也不断增多。但在“海的故事”建设前,这里只是一片垃圾成堆、荒无人烟的椰子树林。

大学毕业后,蒋翔先后就职于多家星级酒店从事酒店经营管理工作,但从小生在渔村、长在渔村的他,心中早早就埋下了种子——如何突破酒店标准化生产,将陪伴自己长大的渔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一个具有海岛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积累,2010年,“海的故事”开工建设。从整体风格到内部设计,“海的故事”灵感都来源于蒋翔生长的琼海小渔村。蒋翔将记忆中渔村的模样搬入“海的故事”:旧珊瑚石砌的墙面,屋檐上点缀的渔网、贝壳,旧船木制作的桌子和长凳,无不诉说着海的故事和渔家风情。“琼海有深厚的耕海文化和优质的海洋资源,加之人们对慢生活的追求,让‘海的故事’发展如鱼得水。”蒋翔说。

13年来,“海的故事”不断发展壮大——团队从最初只有10个员工,逐渐增加到现在的近百人,餐位也从200个增加至1000个。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品尝海鲜,还能在忙碌的生活中体会慢下来的时光,倾听大海诉说的“故事”。

在“海的故事”里,又一栋旧珊瑚石搭建的小屋即将成型,蒋翔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海的故事”还在继续探索渔旅融合的更多方式。他正在搭建“海街杂货店”,希望开发独具海岛特色的海洋文创产品,让游客能把关于海的美好故事和记忆带回家。

同样,在位于博鳌北面10公里的潭门海边,“80后”青年符名林也在探索着如何深化渔旅融合,让游客变“留客”。

符名林在潭门经营着一家名为“无所归止”的民宿,自2018年开业运行以来,这家独具渔家特色的民宿名气逐步扩大。但民宿没有大景区可依靠,如何增加游客体验感吸引更多游客,成了“无所归止”发展的新课题。

“潭门有着优质的海洋资源,尤其是不可多得的浅滩。”符名林说,借助潭门赶海文化,他和团队摸索出了一条囊括了赶海、潜水、游钓、赏日出、吃海鲜的渔旅融合新路径。

“挖到了!挖到了!好大一个螺!”12月30日傍晚时分,在潭门镇排港村潜水捕捞基地的海滩上,游客李女士正带着孩子赶海,第一次赶海的她体验感满满。

“我们在划定的海域里科学地投放可以净化海水的螺苗,一方面既能保证游客‘赶海’安全,另一方面还能净化海域环境,更重要的是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谈及这个项目,符名林满脸笑意。

在“无所归止”,浓浓的渔家风情和多样的游玩玩法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优质的资源叠加丰富的产品业态,符名林的“无所归止”民宿和潜水捕捞基地还吸引了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海边的乐队》在此取景拍摄。

事实上,在这条蔚蓝色的海岸线上,还有许多琼海人吃海用海,讲述着别具一格的“我与大海的故事”。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琼海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琼海将继续深入挖掘海洋文化等本地文化内涵,对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加快旅游产品业态创新,不断延伸海洋旅游产业链、价值链,为推动渔业转产转型、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记者手记:念好海经,讲好“海的故事”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过去,大多琼海渔民只能“靠海吃海”,以近海捕捞、滩涂养殖为主,存在发展规模小、品种单一、模式粗放等现象,近海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一度受到影响。近年来,琼海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发展,持续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海洋渔业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靠海吃海,更要养海用海。如今,琼海正充分挖掘海洋旅游资源,助力渔业转产转型、促进乡村振兴。通过此次采访,记者走近了那些在海边探索更好“用海”的奋斗者,看到了大家敢为人先、求新求变的故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因为这片海留下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