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运会竞技杠杆撬动人才培养(主题)

近段时间以来,北京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据赛事组委会介绍,本届市运会由青少年竞技组和群众组两大部分组成,青少年竞技组共有来自全市各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2000余名选手报名参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北京市最高级别的综合性体育赛事,4年一届的市运会为加强全市业余训练广泛开展、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展示全民健身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市运会青少年竞技组设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等共计28个大项33个分项。与此同时,本届市运会还瞄准巴黎奥运会,增设奥运新增项目作为表演项目。

培育后备力量

北京市运会体操项目较量已于近日结束。回顾此次比赛,东城区体操代表队的教练辛峰印象深刻:“好苗子还真不少。”

体操项目参赛选手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12岁,按照年龄分设8个组别,来自北京6个区的139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其中,东城区男子甲组的苑留洋、乙组李桐润及西城区女子乙组的常嘉实等选手在多个单项上获得冠军。

“在团体、全能、单杠、双杠、吊环、鞍马共拿到6块金牌,是我没有预想到的。”10岁小将李桐润来回穿梭在赛场,金牌拿到手软,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

除了体操,本届市运会田径项目的较量也已结束。750名运动员在3个比赛日中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98枚金牌。

田径赛事仲裁委员会主任文复生认为,本届市运会田径整体水平良好。其中,12个项目15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76个项目244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各参赛代表团中,顺义、海淀、朝阳表现突出,门头沟队异军突起,展露出很多可圈可点的‘好苗子’”。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市运会组委会副秘书长邵晓军表示,北京市运会中青少年竞技组的设置,对北京体育后备力量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很多选手正是通过市运会的出色表现,成功被选入国家竞技体育后备梯队。”

发挥导向作用

上周末,北京市运会垒球项目收官。来自7个区的152名垒球“小花”们奋力拼搏,展示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最终,老牌强队丰台区代表队在甲组、乙组均摘得桂冠。

从参赛队伍来看,北京郊区在垒球项目上受制于场地及师资情况,开展有限,仅有两支队伍参赛。裁判长贾磊明认为,平谷区作为今年新加入的队伍,虽然表现与冠军球队差距不小,但发挥已经超出了预期。

朝阳区代表队的李依晓第一次参加大赛,但表现不俗,帮助队伍收获了亚军。“垒球是集体类项目,非常考验协作能力,通过垒球我获得了自信,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这次的市运会是我的新起点”。

邵晓军认为,在推动北京市青少年体育发展上,市运会发挥的导向作用不可小视。“如棒垒球、举重等相对小众的项目,如果没有市运会的舞台,开展的情况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在射箭项目上,来自8个区的128名运动员也在上周赛出了卓越战绩。石景山体校射箭队总教练张帆表示,市运会的设项对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开展影响很大,“如果市运会不设置某个项目,往往会被视为该项目不重要或者已过时。而设项日趋完整,反馈到各区、各体校,就会促进竞技体育各个项目均衡开展”。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体育局将根据市运会反馈的情况,进一步建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库,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设,鼓励学校建立学生运动队,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一体化。

瞄准奥运备战

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北京运动员斩获4金5银4铜,所获的13枚奖牌占中国体育代表团总奖牌数的约15%。在去年的陕西全运会上,北京代表团夺得了21金14银15铜。这些数据都凸显出北京作为全国竞技体育重镇的实力所在。

北京市运会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杰表示,本届市运会是北京市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的一次重要选拔和锻炼平台。因此,无论是项目设置、竞技规则还是裁判安排,都力求瞄准奥运。

为对接巴黎奥运会,本届市运会竞技组在28个大项33个分项外,另设攀岩、花样游泳、滑板、霹雳舞等4项为表演项目。其中,攀岩、滑板在东京奥运会上已入选为奥运正式项目,霹雳舞则是巴黎奥运会新增项目。

对此,霹雳舞国际裁判郑杨认为,北京是全国最早引入霹雳舞的城市之一,人才优势明显。“通过本届市运会的平台,一定会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巴黎奥运会的备战找到精兵强将”。

陈杰表示,市运会竞技组的赛事是青少年运动员的舞台,也是检验青少年体育发展成果的平台。“本届市运会结束后,我们将根据比赛情况进一步优化项目设置,并根据参赛选手的成绩和表现遴选人才,为巴黎奥运会的备战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标签: 巴黎奥运会 青少年体育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