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图说】

李法明/图 韫超/文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一些民营医院利用家长对孩子的“身高焦虑”,对俗称“增高针”的生长激素药物进行营销。专家表示,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材等,不宜随意扩大治疗范畴,否则会导致损害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等多重风险。

“一站式”身高管理、在生长黄金期干预……一些民营医院信誓旦旦给出增高承诺,对公立医院谨慎使用的生长激素药物,更是几乎给钱就能打。这背后有巨大的利益动因,家长们对此要保持理智。同时,对于身高问题,家长也应有更清醒的认知:孩子比同龄人矮一些,很可能是暂时现象,不同孩子的高速生长期有早有晚,而且身高水平还与遗传、饮食、睡眠、运动等多重因素相关。戳破“定制身高”的神话,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诊疗规范,将生长激素类药物更好地管起来。家长们也须少一些“拔苗助长”,多一些“静待花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