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

翻翻24岁的武彪的微信朋友圈,9月只有两条动态,分别是转发文章《70张图对比材料性能》和《Abaqus自行车刹车器强度分析》。再往前翻看,不多的发布内容,除了企业动态,大多与工程施工有关,以至“曲高和寡”,点赞寥寥。


(相关资料图)

一头短发,眼睛炯炯有神,身材消瘦的武彪身上透着一股子灵气。去年8月,武彪从洛阳理工学院机械专业毕业后,来到中铁十七局集团铺架分公司无锡地铁项目部工作。3个月后,他便拥有了两项发明成果,还参与了两项工法改进。

当他完成仿真360度三维模型的展示设计,把工作中的“金点子”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众人眼前,分公司上上下下都说,“公司这次可是挖到了‘宝贝疙瘩’”。要知道,这项三维仿真设计本领,是武彪在大学期间自学的技能。

刚工作时,武彪对铁路轨道铺设颇有些“不以为意”,来到项目后他才了解,飞驰中的中国高铁之所以能车窗“立硬币”,是因为上千公里的高铁轨距误差不超过1毫米,轨间水平误差不超过0.5毫米。

毫厘之间的精准,让武彪对技艺心生敬畏。他一头扎进施工现场,熟悉每一个施工环节。

后来,在他眼中,每一道工序不再是枯燥的重复,而是“有改进、有创新、有生命”的过程。

承载铁轨的混凝土道床浇筑后,需要工人洒水养护,耗时又费力。如何让机械替代这道人工工序?武彪动起了脑筋。

一日下雨,看着车窗外摆动的雨刷器,他想到了解决方案,设计出了低压扇形喷头和曲柄摇杆机构成的喷洒装置,大大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装置成型最终还是靠团队力量。”武彪感慨说,从提出点子,到组团创新,公司“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今年3月,这项装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眼下,职场新人武彪正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另一项专利,这是一种可自动出油的自行走式钢轨扣件涂油装置。这名工地新“创客”从倒扣着的纸杯中获得启发,在短短3个月内完成了这项发明创造。

去年底,武彪调离项目部,回到铺架分公司负责项目投标的三维仿真设计。“目前,分公司有4个创新工作室,希望我有机会创建下一个。”朝气蓬勃的武彪对记者说。

标签: 曲柄摇杆机构 铁十七局 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