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潮千里,驭风直上。

从山水桥都重庆建造西南地区最高拱桥,到古城西安交付西部地区长度最长、坡度最大顶推钢箱梁桥。从陇原大地兰州建成西部样板标杆机场,到资源城市鄂尔多斯打造“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产业集群。中铁长安重工公司钢构钢桥产业汇聚跨越发展的蓬勃力量,频出47项品质钢构代表作,用精诚建造交出优质履约答卷。

谁能想到,这家企业钢构钢桥产业从基础薄弱、籍籍无名,到实力雄厚、闻名遐迩,仅仅用了5载时间,实现承揽额从4000万元到突破50亿元大关的跨越式发展,点燃了打造“国内领先行列钢构卓越品牌”的动力引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参建的西安北客站枢纽工程。

不避难 转型攻坚动真格

纵观国家对钢结构行业的支持政策,各省市陆续出台地方性钢结构建设的支持性政策,钢结构行业形势大好、“风光”无限,迎来发展新契机。

政策蓄力,借此东风,中铁长安重工公司聚焦钢构钢桥产业增强优势,深思挖掘产业链潜力之道。“仅承接模板生产和小型钢结构项目是行不通的,我们未来要深耕大跨度跨江跨海桥梁钢结构,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工业厂房等领域。”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宗君在成立之初即确立了钢构钢桥产业的发展方向。

为此,他们大胆摒弃以往单一模式经营,对标国际钢构钢桥优势企业,采用“设计、制造和安装”一体化经营模式,在陕、鄂、甘、晋、冀、滇等省市设立25个专业化联合生产基地,同时在每个生产基地配备专业化施工生产管理团队,培育规模化全国性战略布局。

“经专家组对项目钢结构实体外观质量、结构完工效果等核查,我们参建的西安北客站枢纽工程(一期)顺利通过钢构金奖初审。”郑宗君分享这一喜讯。

该公司以管理提升为核心,多措并举,按照“日通报、月分析”的督导模式,实时跟踪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加强项目过程管控、坚持精益化管理,用匠心护航铸就标杆工程。他们先后承建了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创新型科研实验平台——多态耦合轨道交通试验平台,西南地区最高拱桥——东溪河特大桥等47个行业高精尖项目,先后荣获省市级钢构行业荣誉奖项14项。

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参建的重庆长寿经开区大桥

不停息 品质履约绘奇迹

“31个在建项目,无一责任亏损。”近日,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发布了钢构钢桥产业2022年经济运行矢量图,一路上扬的红色箭头格外醒目。

该公司副总经理徐文明介绍道,自采取项目集群管理以来,该产业各项目综合收益率提高了近20%,节约管理人员35%,经济人力效益呈现逐步放大、提升趋势,项目“小集群”管理优势日益凸显。

5年来,钢构产业逐步形成5大区域,由于在属地西北片区的项目越来越集中,该公司在西安设立了指挥中心,建立了由公司参与管理、各项目横向交流的“项目群”管理模式。他们将西安北客站枢纽工程、西安地铁10号线工程、延长至黄龙高速公路工程等多个子项目组合成立“区域性项目群”,在做好安全、质量等“常规动作”基础上,从规范标准管理、加强信息建设、全面预算执行重点发力。

“根据项目群特点,我们采取合理划分施工任务、管理人员灵活调配、统一协调周转物资材料、原材料集中采购等一系列举措,较常规管理模式,节约了大量施工成本。”徐文明细数实行项目集群管理以来取得的实绩。

此外,该分公司建立内部“相互对比+交叉检查+集中交流”的管理机制,每日对项目成本管理“把脉会诊”,全力做好在建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控。

不懈怠 满格冲刺立新功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近日,在山城重庆的崇山峻岭中,随着最后一节钢管拱肋的精准到位,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参建的巫镇高速公路东溪河特大桥主拱肋顺利合龙,品质钢桥工程在阳光映衬下格外耀眼。

该公司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视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推进人才选聘市场化,引进成熟行业专家、技术领军人才20余名。”钢构板块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除引进人才外,他们还采取多维度科技激励化推动技术创新。

栽下梧桐树,引回“金凤凰”。在大型钢结构桥梁建造方面,该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逐年攀升。他们运用BIM、三维建模技术,自主研发整节段冷弯组焊成型技术及自动排料系统,快速高效保证材料最大利用率。他们自主研发的轨道式旋转小车运梁方案,解决了峡谷梁段运输时吊装场地有限、吊装姿态不易调整的难题,钢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70%以上,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32项。

见证着钢构高速发展,今年初该公司已签下6项重点工程的订单。中铁长安重工公司经营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未来将全力拓展以新型建筑结构为主线,重型钢结构为主导的特色经营格局,走规模优势明显、经营效益凸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多点发力次第花开,中铁长安重工公司用5年时间,绘就了一张张亮眼的钢构钢桥精品工程“成绩单”。神州大地,建设正酣,钢构钢桥产业新的建设征程也必将开启美好的履约新篇章。(张文)

推广

标签: 管理模式 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