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约撰稿 贾德江

海南画家游桂光最近新出版了一本画集,200多幅画作,意笔纵横的水墨语言跃然纸上,独树一帜的琼西风光尽收眼底,展现的是画家传统功力的承与变,“师法造化”的真与趣,是一种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的艺术追求。

游桂光先生。(画家供图)


(资料图片)

游桂光是一位以攻克而不是守成的方式给现代山水画注入新鲜创作活力的当代画家。他的艺术观与艺术思维是与时代同步的。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思路是清晰的,根基是扎实的,语言是明确的。其主攻方向也是中国山水画有待开拓发展的部分。在这个目标下,他立足于写生,以海南西部景观为母题,集古今笔墨于一体,巧妙地融入西法,目的是“塑我个性,铸我画魂”,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使写意的中国山水画从传统走向现代,更具地域特色和表现力。

以自然和古人为师

1950年,游桂光出生在海南西部一个贫穷的小渔村,一岁多丧父,九岁多母逝,后跟着阿婆艰辛生活。他的改变只因乡邻的一句话:“你父亲是我们这一带最会画画的人。”这深深触动他幼小的心灵,使他暗下决心,立志要成为一个画家,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从此,他的生命、生活就与绘画连在一起,也和他的勤奋、苦学连在一起,矢志不渝。

生活在偏僻的海南西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引领游桂光跨入艺术之门,他的老师一是自然,二是古人。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他从小就养成了“以自然为师”写写画画的习惯。从不离身的速写本记录着自然的本真,镌刻着其对自然的感悟,练就着笔墨的技巧,探索着艺术的表现形式。他常年不知疲倦地奔波于琼西的荒僻之地,走遍了雨林山谷、渔村黎寨,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写生画稿,记下了他从大自然中得来的灵感与启示。“以古人为师”是指他用心于古人的学习方法。他崇尚宋人的风骨、元人的气韵,尤对元代以后抒情写意甚至“得意忘形”的传统情有独钟;他也研习过明清诸家理法,深深地被“四僧野逸派”画风所吸引,而不屑于正统派“四王”的流风遗韵。日积月累,他的知识储备已集笔墨之大成和丰厚的生活底蕴,画艺也经过了早年的浅直,而渐入深境。

《清泉长流山下家》(纸本设色)。(画家供图)

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游桂光一路洒下的汗水泪水,化成了水墨,点点滴滴,洒洒落落,终于流淌成一条清晰可见的路——他开启了“琼西山水”之新途。所谓“琼西山水”,是我对游桂光不断推出的把表现对象锁定在海南西部地貌特征上的作品的统称。这是前人尚未涉足过的领域,也是今人很少光临的地方。

然而,游桂光却深深热爱这片苍茫郁结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善良的人们。他说:“这里是我热恋的故乡,是我成长的摇篮,无论是我的生命还是艺术的破天荒,都从这里开始生根、开花、结果。”

1994年,游桂光第一幅表现琼西的山水画《晚风》诞生,叩响了当代中国美术最高殿堂,入选了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标志着游桂光“琼西山水”创作的成功,并已得到美术界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认可。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游桂光》。(画家供图)

此后,他的“琼西山水”陆续入选各类美术大展,不仅先后在海口、东莞、扬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还走出国门,在美国纽约、俄罗斯圣彼得堡、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地展出。

崇尚“水墨为上”的写意

游桂光是能将传统笔墨与自然山川达于“神遇而迹化”的山水画家。

他的“琼西山水”得之于古人很多,这是他的立身之本,但他得之于江山之助更多,这是他“琼西山水”生成的本源。他使用的艺术语言是崇尚“水墨为上”的写意方式,略有色彩相助,这是基于海南西部的自然景观和地貌特征的直接感受所决定的。如众所知,以笔墨为主的山水语言,一般有两种:一种为“密体山水”,如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沈周的《庐山高图》,峰峦重叠,林木葱郁,密密匝匝,多为繁复之笔、缜密之体,服从景观实景的呈现;另一种为“疏体山水”,以倪云林《容膝斋图》最为典型,是以书法式的笔墨律动引导景观的生成。前者重客观地再现,后者重主观地表达。游桂光的艺术语言,兼有上述两者的特点。他的作品皆源于对琼西山林写生的强烈印象,疏而不空,简而不薄,在情随笔转、形简意丰中达到了随心所欲。

在构图上,“琼西山水”力避繁细,突出其“大势”与“大象”,参用西画风景取景之法,令其构图奇谲多变、布景错杂,表现为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宇宙观念和哲学性格。

《雄风》(纸本设色)。(画家供图)

在意境上,“琼西山水”画的都是海南西部寻常的自然景观,但通过注入画家个人的气质性情及其所感到的时代心声,便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撼人的艺术力量。其意境已不是古人“出世”的自我遣兴,而是以“入世”的豪情满怀,去描绘海南西部荒寂之地的大野雄风,讴歌原始花树生生不息的草木精神,透视它的沉默与博大,着力表现现代人寄寓其中的理想与希望。“琼西山水”在游桂光的笔下,不再荒寒、凄凉,而是《满山花果满山情》《年年岁岁坡野秀》《天涯福地春正浓》,充满了新机、生气和活力。

(贾德江,出版家、美术评论家、画家)

标签: 海南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