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

中工网-工人日报记者 刘建林 李彦斌 通讯员 杜卫

暮春时节,山西运城,素有“大自然调色板”之称的七彩盐湖,水雾升腾,仿佛“活了过来”。


(资料图)

在“捞虫人”牵引下,十多米长的纱网,如同一条条水中游弋的长龙,在盐湖里蜿蜒前行,划出一道道颜色迥异的彩带,让这幅绚丽画卷更显灵动。身着连体皮衣裤,在及腰深的盐湖中缓慢行走的,是山西焦煤运城盐化集团元明粉分公司盐湖生态养殖部的“捞虫人”。他们捞的“虫”是盐水虫,学名盐水虾,身长1厘米左右,是一种能在卤水中生活的甲壳类动物。

赵春青 绘

“盐水虫富含蛋白质,是养鱼虾的饲料。”养殖部十工段工段长胡杰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说。

进入4月中旬,长达半年的捕捞活动拉开序幕。每天6时,胡杰会准时来到盐湖边,拿出纱网抄子,用于查看盐水虫的数量,以确定当天在哪个盐池捕捞。“盐水虫只在清晨浮游,上午9点多就沉到水底去了。”胡杰解释说。

2021年入冬,胡杰被调入十工段成为“捞虫人”。他跟着师傅学了3个月,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掌握了捕捞技巧。2022年,胡杰带领全段职工克服疫情、天气等不利影响,捕捞了517吨盐水虫,超额完成预定任务,他也因此被评为2022年度运城盐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盐水虫非常小,手抓不住,必须拖着专用纱网在水中不停走动才能捞到。”胡杰告诉记者,夏天气温高,皮裤不透气,纱网在水中很吃力,“捞虫人”拖网体力消耗很大。胡杰和工友们在湖水中拖着网袋艰难踱步,每次作业时长都在1~2个小时。

捕捞旺季,捞满的网袋可达1吨重。胡杰和同事们需要把网袋拖到湖岸,再把劳作收获分装入袋,而后运送到加工车间。

这天,捕捞作业结束,胡杰逐个盐池查看,浓度高的补淡水,浓度低的调卤水,他要确保盐水虫有最佳的生长环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