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航天青年吹响“工人先锋号”!(主题)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四部,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研究的课题是“前沿中的前沿”,而他们的工作却往往“躲”在“幕后的幕后”。


【资料图】

他们就是来自四部发展战略与预先研究室(以下简称预研室)的航天青年。这支61人的团队,平均年龄33岁,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97%以上,主要承担发展战略规划与预先研究工作,并在不久前摘得“全国工人先锋号”。

近日,记者来到四部预研室,探寻这群航天青年吹响“工人先锋号”的密码。

在“无人区”里探路

预研工作具有拓荒性质,预研室里的年轻人,仿佛是一群“科研无人区”里的探路者。张增辉就是这群探路者的“领头雁”。

预研工作难就难在颠覆性和创新性。为了完成一个预研项目,张增辉和同事们的“工位”一直是流动的。

前期,他们需要跑高校、进企业,系统学习和调研新的技术原理,业内的顶尖专家在哪里,他们就奔向哪里。到了方案研究阶段,他们需要在办公室里思索提炼,打通从理论技术到工程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在产品试制阶段,他们又要“泡”在工厂车间里打磨工艺方案。等到产品实验阶段,他们的工作地点又转移到了人迹罕至的试验场。

这个被张增辉形容是“盲人摸象”的过程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

在预研室,人员也是“流动”的。一旦一个预研项目成功收官,也就意味着参与这个项目的部分成员将离开这里,和即将进入型号研制阶段的项目一起去往新的战场。

与枯燥和寂寞对抗

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是这群年轻人不得不修炼的本领。今年41岁的孙均政在这样的寂寞里一待就是十几年。

2020年初,孙均政带领由4个人组成的攻关小组,开始研发一个全新的智能系统。刚入职不久的刘思彤成为了小组中的一员。

时间紧、任务重,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5个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场景设计、仿真数据生成、算法研发和集成验证等设计内容,工作量巨大,仅生成和处理的数据就超过50万条。

他们花了差不多4个月时间进行前期调研,经历了数个不眠之夜,最终才敲定了技术路径和方案。那段时间,他们一有新想法和灵感就跑到“职工小家”的会议室里头脑风暴、激荡观点,在黑板上的写写画画中,他们想法也在经历快速迭代。

最终,当这套智能系统的试运行在汇报中获得成功,几个人一直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放松下来,身心的疲惫瞬间向他们袭来。

在创新和挑战中披荆斩棘,这群年轻人一直乐在其中。

航天青年的气质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前人的经验,抱着推翻的心态,去琢磨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公式,摸透每一个技术细节,预研工作需要的是极度严谨且善于创新的人。

孙均政告诉记者,在招聘年轻人时,往往会选择和部门气质契合的人,而这种气质就是开放学习、勇于创新。

刘思彤在求职时,也是因为气质契合被孙均政收入麾下。

在此之前,刘思彤已经收到了互联网大厂伸出的橄榄枝,但是他还是出于对航天事业的情怀选择进入四部工作。“和实现人生价值相比,赚钱排得稍微靠后了一点。”他调侃说。

当然,预研工作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失败。他们必须学会在失败中调整状态重新出发。

2021年9月28日,孙均政曾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句话:“七年磨一剑,不辱使命,不负韶华!”这也是他在数次失败中摸索,终于迎来的成功一刻的短暂雀跃。(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通讯员 詹鹏 李梦凡)

标签: 智能系统 不眠之夜 理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