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飞线充电、走土坡路了,‘轮值家长’专为居民解难事!”近日,江岸区四唯街道袁家社区塘新村居民李先生将电动车停放到新建车棚后,心情舒畅。

塘新村5号大门口本没有电动车棚,曾是条凹凸不平、垃圾遍地的土坡路,路的一边,飞线充电的电动车杂乱停放。去年底,社区“轮值家长”、党员居民毕翠芬牵头推动,解决了这件居民心头愁事。

■热心居民站出来当“家长”,建起电动车棚

设立“轮值家长”是袁家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举,于今年初推行。

“有困难找‘家长’,大小事情都有人管,还管得好。”袁家社区党委书记冯杰说,该社区房屋设施老旧、人口结构老化,面对各类矛盾问题,社区工作者曾深感力不从心。“轮值家长”制引导居民、居住地和下沉党员积极担当,主动认事干事,为大小事务确定“一事一长”,“将各类力量拧成一股绳。”

毕翠芬是“轮值家长”制的直接推动者。她工作于江汉大学,居民眼中,她热心快肠,很有亲和力。

看着塘新村那条土坡路,毕翠芬也揪心,“我是党员,也是社区居民,得站出来做点什么”。去年,市水务局对塘新村进行二次供水改造,毕翠芬觉得,解决问题的时机到了。

“能不能就着这次施工,把那条土坡路也一起改造了?”她试探着与二次供水改造施工方商量,并设法联系到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沟通想法。她还会同社区工作者多次到市水务局上门协商。终于,市水务局同意在二次供水改造施工中,同步实施道路改造。

土坡被推平了,道路修平整了,电动车棚建设顺利推进。

“在学校是老师,回到家是家长,都要担起责任。”今年初,一次居民代表议事会上,毕翠芬随口一句话令冯杰深受启发。

“‘家’是大家的,社区大小事情管起来,就要靠‘家长’”,“轮值家长”制由此发端。

■清运垃圾、调解矛盾,都有专人负责到底

要当好自家孩子的家长,也要当好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轮值家长”制从理念上、机制上充分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

每天清晨7时,67岁的叶志清都会来到社区,把那辆拖车推出来,沿小区转一圈,将四处发现的杂物垃圾及时清运到集中点。

“多亏有了‘轮值家长’,咱们小区干净整洁多了,住得也更舒心了!”说起叶志清,老年居民康冬英充满感激。

楼上住户下水道堵了,连累楼下,疏通费怎么出?两家争执不下。近日,面对居民纠纷,党员熊莉主动担当这件事的“轮值家长”。她立即上门,分头劝说两家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轮商谈后,双方终于就共同出资疏通下水道达成一致。

以前,热心居民“搭把手”“帮个忙”;现在,“一事一家长”独当一面负责到底,责任更清晰、任务更明确、目标更集中。在毕翠芬等居民看来,这便是“轮值家长”制解决问题迅速有力的关键所在。

■下沉党员帮忙,小区旧路改造更迅速更合理

邻里街坊、结对单位、下沉党员,能干事愿担当都可当“家长”。握指成拳力道大,“轮值家长”集合各方力量加入基层社会治理,困难问题迎刃而解。

“我是搞规划设计的,塘新村5号的道路我来重新设计一下吧!”在一次居民议事会上,社区结对单位下沉党员、武汉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李妙晗主动当了回“轮值家长”。

“你把图纸设计好,我去协调实施。”当时,在场的下沉党员刘斌来自江岸区建设局,该局恰好正在推进塘新村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施工。

李妙晗前期走访发现,塘新村5号内,道路存在人车混流、人行道与车道高差过大问题,影响通行效率与体验,居民颇有怨言。而正在进行的改造,并未考虑到这一问题。

成为“轮值家长”后,李妙晗立即完成设计图纸,对小区人行道与车道合理设置、减低高差,让通行路线更舒适流畅。刘斌拿到图纸后,协调施工单位照此施工。近日,刘斌也成为“轮值家长”,推动袁家社区未来家园小区道路刷黑。

如今,袁家社区“轮值家长”已有十余人,他们已解决或正在推进小区雨水管网改造、公共空间植绿补绿、组织居民代表协商议事、小学生公益托管、为高龄老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等事务。

“破解了社区治理力量薄弱、服务居民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轮值家长’正在成为引领社区自治的带头人。”冯杰表示,袁家社区将继续发展完善这一创新机制,不断充实“轮值家长”队伍,让更多有想法、有专长、有资源的“家人”施展才能,参与社区治理。

(记者 宋磊)

标签: 热心居民 轮值家长 袁家社区 社区居民 老旧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