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在襄阳古城西约5公里处,古名“汉皋山”,又名“方山”。汉皋,即水边的高地,万山正是紧靠汉水的一座秀丽小山。唐代时,《襄沔记》又把岘首山、紫盖山、万山三座山峰称为“三岘”,万山因处在汉水上流附近,又得“上岘”美名。万山是汉水流域的一座名山,襄阳古城与之相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解佩传奇

万山是一座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名山。

汉代刘向《列仙传》记载了《江妃二女》的故事,说郑交甫在汉水之滨游玩,遇见两个美丽的女子,倾心爱慕,并请求二女解下佩珠送给他: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仆曰:“此间之人,皆习于辞,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听,遂下,与之言曰:“二女劳矣。”二女曰:“客子有劳,妾何劳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采其芝而茹之。以知吾为不逊也,愿请子之佩。”二女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莒,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采其芝而茹之。”遂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诗》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

这个故事最早的源头来自《韩诗外传》:

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

《韩诗外传》是汉代人对《诗经》的解读,这样,就明确了《诗经·汉广》与万山的直接关系,诗中所出现的“游女”即为汉水女神,而把郑交甫遇见汉江女神的地点,定在“汉皋”,即万山。后人遂将万山北面汉江中的洲岛称为“解佩渚”,将江边滩涂称为“弄珠滩”。

借由这个故事,襄阳发展出另一个更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穿天节,每年正月二十一,青年男女相约万山、大堤,在汉水上划船,在弄珠滩寻找穿天石,游赏山水,被称为“襄阳情人节”。一个传奇的故事,寄托着千百年来襄阳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襄阳界山

万山是襄阳历史上行政区划的重要分界线,唐代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志》记载:“万山……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山堂肆考》记载:“(万山)在襄阳府十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一是南郡与南阳郡的分界,二是原襄阳县与原邓县的分界。习凿齿《汉晋春秋》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亦可旁证。

王粲故居

万山传为建安文学名家中成就最高的“七子冠冕”王粲的住居地,其所用水井唐代犹存,称作“王粲井”。

对于这一处历史遗迹,历代官府都非常重视。唐代上元三年(676),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为了保存前贤胜迹,将王粲井上的石井栏搬移到襄阳刺史官署内保存,并嘱参谋舍人甄济撰写《魏侍中王粲石井栏记》。宋代,两位镇守襄阳的戎帅郭杲、李弈又将之珍重地藏于官舍,后者更是将之置于座位之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任襄阳知府时看到《魏侍中王粲石井栏记》,非常欣喜,还特别欣赏书写者彭朝仪的书法,认为“其文得之为可喜,而朝议书尤善,皆可爱者也”。

沉碑史话

万山北麓汉水边有万山潭,又名沉碑潭,因西晋名将杜预而著名。

西晋咸宁年间,杜预在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的推荐下镇守襄阳,在接下来的平吴之战中立下大功,为纪此功勋,特树碑立传。

《晋书·杜预传》记载:“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二石为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唐代鲍溶《襄阳怀古》诗咏颂此事:

襄阳太守沉碑意,

身后身前几年事。

湘江千岁未为陵,

水底鱼龙应识字。

此外,宋代欧阳修也有“可笑沉碑忧岸谷,谁能把酒对江山”的诗句。

沉碑一事,寄托着中国士人心怀天下、建功立业的传统价值取向。

龙堤之首

万山是襄阳汉江大堤老龙堤的起点,民间一向有老龙堤是老龙所化,万山是龙头的传说。万山上有寺庙,始建于东晋时期,古名荆湘寺,后称幽兰寺、须弥寺,随着老龙堤的修建,又更名为保堤寺,至今修建寺庙的残碑犹存,是襄阳人民与汉水水患斗争的见证。

万山也是军事要地。万山由于处于城西南诸山的起点,又面临汉水,所以在军事上起着极大的作用,襄阳城池坚固,抢滩万山进而突破城防,是襄阳历代战争中经常采取的方法。南朝时,宋名将柳世隆在万山迎击叛军,可惜失败,只能选择退兵。元代,在长达六年的襄阳保卫战中,元朝统治者听取降将刘整的策略,在襄阳城外构筑城堡,万山堡就是其中之一,接着又筑“一字城”长围围困襄阳,“起万山,包百丈、楚山,尽鹿门,以绝之”,万山居于长围之首,足见万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文学渊薮

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逼降刘表之子刘琮,得到荆襄大片土地,志得意满,遂在汉水边召集当世名士,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以及曹操幕下其他文人杨修、徐干、阮瑀、陈琳、应旸等,以汉水女神为题,写下六篇《神女赋》,成为一时盛事。《神女赋》由宋玉发端,本为楚辞旧题,本次又因汉江女神再成汉赋名篇。

万山因其丰富的人文历史,后世逐渐形成一个文学典故,除《诗经·汉广》外,以汉水女神为典故的文学作品非常多,一般称之为“汉皋解佩”“神女解佩”“游女弄珠”等。

东汉张衡《南都赋》“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直接使用这个典故。

晋代,“竹林七贤”中文名最盛的阮籍在《咏怀》诗中写道:

二妃游江滨,

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

婉娈有芬芳。

唐代,孟浩然“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李白“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张九龄“汉水访游女,解佩欲与谁”,白居易“心摇汉皋佩,泪堕岘亭碑”等诗句,数不胜数。

历代诗词歌赋,对万山吟诵不绝。

列入“十景”

明代,在文人推动下,襄阳地方美景逐渐成熟,正德年间列“襄阳十景”(简称“十景”),万历年间则扩大为“襄阳十二景”,分别为:岘山叠翠、汉江鸭绿、龙洞云深、檀溪清浅、铜鞮夜月、铁佛晨钟、万山夕照、文选古台、隆中草庐、高阳池馆、鹿门高隐、堕泪晋碑,不管是“十景”还是“十二景”,万山夕照都名列其中,成为襄阳美景的代表。晚清时,光绪《襄阳府志》总纂王万芳在其名篇《襄阳好》中写道:“襄阳好,最好万山头。月下佩环声渐远,潭中碑影字还留,风色一天秋。”

万山兼具自然之秀与人文之美,是襄阳的天赐福山。万山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正等待人们深入发掘。

标签: 襄阳古城 神话名山 韩诗外传 建安文学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