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如今虽然不是一件大众化的乐器,但在襄阳,一群平均年龄50岁的箫友正在悠远的箫声里,品悟岁月静好。

演奏以情带声

白钢今年56岁,他是襄阳较早接触洞箫的人之一。早在1986年,在大学的一次音乐会上,洞箫典雅的音色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上大学时,白钢偶然在逛街时看到一家文具店卖有苏州乐器厂生产的六孔洞箫,当即花16元买下两支。“16元钱是我大学时半个月的生活费!那时没老师教,一开始连吹都吹不响。后来还是通过看书自学找到窍门。”白钢说。

1997年,白钢开了一间日用品杂货店。守店的时光,吹箫成了他最好的消遣。可就在当年年底,他的店被洗劫一空,本来心情沉重的他扭头发现挂在墙上的两支箫还在,又顿感庆幸。“货被偷了,还能再进,箫要丢了,感情可没那么快能弥补。”白钢说。

白钢表示,洞箫有着一种文人气质,儒雅谦和,适合独自吹奏、欣赏。大学毕业那天,他送走了一个个同学后,就独自坐在寝室里吹起了《阳光三叠》,不禁潸然泪下。

吹箫养身养心

67岁的陶利元有40余年的从医经历,2019年,襄阳雅韵洞箫乐团团长薛献忠到医院看耳朵,接诊医生正是陶利元。

复诊时,薛献忠送给陶医生一支洞箫,说道:“中老年吹箫对身心都有帮助,这乐器的音色恬静而富有魅力。” 自此,陶利元便在薛献忠开办的班里学吹洞箫。

一段时间的练习,让陶利元体会到音乐之外的益处,他感到吹箫时要心无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气息的微弱变化上,这个过程让自己精神愉悦,工作的压力也得以减轻。

练箫坚持不懈

52岁的胡芮铭学习洞箫已经三年了。

“我用气的方法不对,学箫的前两年根本吹不出一首曲子。”可即便如此,天生有股子韧劲的他还是坚持练习。

胡芮铭热爱国学经典,在他看来,洞箫不仅是乐器,更是了解传统文化的媒介。

胡芮铭最喜欢在夏天到城门洞里练箫,他说,城门洞的回声让箫声更婉转好听。

每次吹完箫,胡芮铭都会觉得自己的底气更足了。

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同龄朋友也开始学习洞箫,可胡芮铭内心最希望的是让青少年能来学习这件传统乐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记者 朱孔舒)

标签: 大众化乐器 洞箫演奏 雅韵洞箫乐团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