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案例

海南日报霸王岭4月27日电 (记者李梦瑶)几天前,海南长臂猿监测队员郑海强和队友们同往常一样,赶往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腹地的驻点,开启新一轮的监测工作。“小崽在母猿怀里,好着呢。”经过一番追寻,当他透过望远镜再次捕捉到海南长臂猿D群一家其乐融融的场景时,这才稍稍放宽了心。

让郑海强挂心的“小崽”,是海南长臂猿家族今年1月刚刚新增的一只幼猿。而这样的喜讯,这几年正频频传来——

从2020年8月新添一只婴猿“平平”,到2021年初“猿海”“猿南”相继出生,再到如今D群又添新丁,这意味着自我省启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以来,海南长臂猿已连续3年实现种群数量增长,恢复至5群36只。

与持续向好的势头相呼应的,是一系列护猿举措的落地。过去几年间,海南针对长臂猿栖息地破碎、退化等情况,补植猿喜食乡土树种,投入350万元建设生态廊道,并搭建绳索廊道6条和种植树木廊道898株。

栖息天地愈加宽广,保护力量也逐步增强。跨越国界与大洋,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内外组织机构的专家奔赴而来,他们依托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的平台化设计优势,以相互配合、联合攻关的方式,先后开展海南长臂猿有关科研课题50多个,一点点解开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秘密。

在这一背景下,海南提出新的目标:在没有重大突发状况、保护力度不变的情况下,2035年海南长臂猿个体数量增至60只至70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