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是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的重要推动力。2022年,我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居全省第二,总数达到46家;我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4家,居全省第二,总数达到191家。

做好政策文章,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全力落实中央和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系列惠企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兑现以工业倍增政策为主体的一系列市级政策,每年安排2.5亿元市级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方向发展。同时,制定出台襄阳市优质企业培育专项方案,从小进规、规升专、专上市,到领军企业、全流程细化培育措施、全周期打造扶持体系,点对点帮助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发展。

做好储备文章,加大培育力度。查清“家底”,对标创建标准全面摸排,将符合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纳入精准培育;建好“苗圃”,分层分级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动态培育库,针对入库企业开展定制化服务,精准施策;定准“目标”,年初制定分解全年工作目标,并将培育成绩纳入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考评指标,确保培育工作保质保量、扎实推进。目前专精特新入库企业421家、单项冠军入库企业229家、领航企业入库15家。

做好创新文章,加大转型力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瓶颈;持续推进“千企千亿”技改提质工程,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支持企业数字转型。今年以来,已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41项,共建创新平台37个,达成合作项目协议54个、合同金额3007万元;积极争取科技副总,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目前我市共争取到“科技副总”50名,为挂职企业解决技术难题92个,正在解决的难题有69个。

做好环境文章,加大服务力度。加强中央、省稳增长一揽子政策落实,持续强化惠企服务;依托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强化产销对接服务,促进上下游企业实现就近、就地配套;依托产业链“金融链长”,组织金融机构与产业链企业深度对接,持续强化金融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全市19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138家获得新增贷款,余额达到57.25亿元,其中纯信用贷款13.97亿元。

(记者 刘倩)

标签: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实体经济 企业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