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漫步在青山环绕的南漳县长坪镇长坪社区园家湾安置点,只见道路宽敞平坦、特色安置房错落有致、食用菌大棚排列整齐,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幸福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园家湾安置点是南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7年,长坪镇14个村的203户616人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信息闭塞的大山深处搬到距集镇800米的园家湾安置点。

完成搬迁后,怎么建好新家园?这成为园家湾安置点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搭建干群交流平台

群众有什么需求和难题?什么时候能解决?如何解决?在园家湾安置点,“居民院子会”成为干群交流商议的平台。

“遇到下大雨,排水不及时,房屋后面的墙脚会渗水……”今年5月28日,在“居民院子会”上,居民肖学平提出这个问题后,住在他隔壁的几户居民齐声附和。

当天,长坪社区居委会主任毛小俊立即找来群众代表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决定修建一条排水沟。

5月30日,挖掘机轰隆隆地开进了安置点。在居民的帮助下,仅用3天就修好了排水沟,疏通了70余米沟渠,解决了安置点8户34人房屋后面雨天积水问题。

“社区有事,都会通知我们去商量,现在我们的心里话不仅有地儿说,还有人听,更有人帮忙排忧解难。”搬迁户何建华高兴地说。

开好“居民院子会”,政策宣讲零距离、工作落实不拖拉,在共商共议中解民忧,在倾听民意中谋发展。据了解,在园家湾安置点,镇、社区党员干部与群众已累计开“居民院子会”9场,收集与群众生活相关的基层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意见建议32条,解决问题25个。

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安置点的环境越来越好,但是居民茶余饭后无处可去。哪个位置适合修建小广场?这让社区居委会干部发了愁。

80岁的老党员张宗远听说后,主动找到社区说:“我家旁边的菜园子行吗?可以的话,就把健身器材安装在这里。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社区有需要,我们全力支持。”

随后,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附近修建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小广场,并配备太空漫步机、跷跷板等健身器材。平时,老人们在这里锻炼身体,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

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社区大变样,长坪社区居民自主管理、主动监督,不仅让社区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居民自家的环境也越变越好。

走进居民王中现的安置房,只见沙发、大理石餐桌、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具家电应有尽有,且干净锃亮,院内整洁宽敞,芦荟、仙人掌、兰花长得正旺。

“我家成了社区的‘十星级文明户’。”王中现骄傲地说,“搬到安置点后,家人都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社区环境这么好,我就寻思着自家也要收拾干净。”

社区服务温暖民心

“开饭了!”不到中午12点,园家湾安置点“爱心食堂”大厅里已座无虚席。

“孩子在外上班,我一个人在家,以前都是随便凑合,现在不仅能吃上热饭热菜,菜品还很丰富。”9月23日,居民王仕武坐轮椅来到“爱心食堂”,用2元钱买到三菜一汤。

据悉,“爱心食堂”每天提供中餐和晚餐,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每餐2元,“三留守”人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每餐3元,易迁居民每餐4元,其他群众每餐8元,亏损部分由社区集体经济和社会捐赠补贴。目前,“爱心食堂”已累计为居民提供服务超过2万人次。

“左手抬高,伸右脚,背挺直,眼睛看向前方……”9月23日下午,“爱心食堂”隔壁的老年学校教室里传出阵阵音乐声,退休居民刘普兰正带领十几位居民排练新的广场舞。听着她的指挥,看着她的动作,大家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把暖民心行动办到群众心坎上,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长坪社区因地制宜改建、扩建老年学校,专门为老年人开设音乐、书法、诗词楹联、计算机、智能手机使用等课程。学校教师既有社区干部、退休教师,也有拥有特长的居民,大家在一起教、学,不亦乐乎。

“不操心一日三餐,不担心生活无聊,我们的日子过得有‘知’有味,甜得很。”92岁的付胜朝笑着说。

(记者 彭月娇)

标签: 园家湾安置点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爱心食堂 社区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