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八角调料过期”“土豆片过期”“煮饭器械不清洁”……最近,一家知名快餐连锁企业发布的自查自纠工作报告,公示了各地近20个门店出现的问题,在网上收获一片点赞。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自揭“家丑”的做法并非偶然为之。据报道,从去年5月份开始,这家企业已经连续18个月发布自查自纠报告,直接点名涉事门店及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和处罚措施,还抽奖邀请网友一起监督企业门店的经营行为。

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为了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建立了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食用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制度,极大地提升了餐饮行业整体安全水平,维护了健康的市场消费环境。

尽管食安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但餐饮企业篡改食材保质期标签、操作台存放垃圾、后厨环境不卫生、餐具消毒不规范等问题仍不时出现。“土坑酸菜”“木薯粉条”等案例折射出餐饮行业在门店、供应链以及卫生管理等方面还面临不少“痛点”。如何从管理机制上弥补漏洞,保证质量不翻车、口碑不下滑,值得深思。

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市场监管和企业自律双重约束。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餐饮企业应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找借口为自身开脱,或者埋头做“鸵鸟”,想方设法“捂盖子”。毕竟,纸包不住火,回避问题、逃避责任的做法,往往会酿成更大的信任危机。

企业自查自纠,定期自揭“家丑”的做法,体现了主动发现问题、排查隐患、真诚改进的态度,值得肯定。刀刃向内,势必会使企业短期利益受损,但从长远看,完善内部监管模式、把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是更好的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餐饮业受到较大冲击。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人们的生活逐步恢复往日的烟火气。在餐饮业复苏的关键时刻,企业要常怀敬畏之心,更加关注原材料安全是否可控、餐饮环境是否卫生、从业人员资质是否健全这些基本问题,在加强自我监督的同时,从管理机制上弥补漏洞,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和红线。(祝 伟)

标签: 自查自纠 难能可贵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