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洗脚上岸”,靠海吃海解锁新模式(主题)


(资料图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阅读提示

青岛崂山一些地方原本“靠海吃海”“采石贩石”,随着当地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多地方开起了民宿,并探索专业化集聚化道路。

“隔绝城市的喧嚣,在山海绿树间享受美景与美食,度过一段静谧纯粹的休闲时光。”这是游客王丽在青岛崂山旅行时对返岭村民宿的记忆。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返岭村,是位于崂山脚下的一个“网红村”。近两年,这里蜿蜒的海岸线和独特的山海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旅游民宿产业也顺势而起。村民回忆说,10年前的返岭村,还是一个以“靠海吃海”“采石贩石”为生的村子,如今村里的420户中有100户做起了民宿生意。

崂山民宿协会会长孟祥雯介绍说,类似返岭村的例子在当地并不鲜见,而且随着民宿产业发展,精品民宿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同时越来越多80后甚至90后年轻人从外地回到村子,探索“卖海鲜”到“卖海景”的转型路。

从绿石生意“转战”农家院

今年48岁的林红磊,从1997年起,就在崂山从事绿石生意。2008年前后,绿石市场大幅缩减,眼看生意难以持续。而此时来当地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2012年林红磊与妻子商议,转行开农家院,并先后投入近百万元。

“刚开始很难,没有客源,只能靠服务品质慢慢积累口碑。”林红磊说,随着崂山区逐步推行全域旅游,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崂山风景区很快成为外地人来青岛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他们的农家院也开始迎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在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东麦窑村,曾经只是崂山脚下一个平凡的小渔村,老百姓大多以近海捕鱼养殖为生,受限于风景区的保护、近海资源及土地匮乏等因素,村民增收一度难以破题。

近几年,东麦窑村里越来越多农户开起了农家院,有的还走上了打造高端特色民宿的发展路子,孵化出“仙居崂山”“瑜上山间”“美伦仙居”等网红民宿,渔民“洗脚上岸”,吃上了旅游经济红利。

简易农家院“变身”精品民宿

2021年,经过在莫干山等景区实地考察,林红磊决定将自己的农家院做成精品民宿。他不仅在配套设施方面下功夫,将以前的简易床或通铺改造成有设计感的高端床,在家居摆设上采用现代简约风格,注重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游乐体验。

位于崂山仰口的民宿,大多依山而建,向海而生,精心设计的木质结构建筑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民宿经营者范国斌告诉记者,自2018年将农家院改造成民宿以来,他先后邀请专业运营团队帮助打造人员、营销、市场、产品、服务等多个板块,目标是打造崂山自主连锁品牌的高端民宿。

2020年5月,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进入民宿行业,并成立了一支专业团队,对民宿进行全方位经营。

林红磊用“井喷式”上涨来形容自家民宿节假日的客流量,“之前做农家院,节假日期间房间还可能住不满,今年7月到8月,基本天天满房,暑假期间提前1个月客房预订完毕,一家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孟祥雯表示,目前,崂山民宿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已经成为趋势,这也吸引了更多专业民宿经营者加入。近日出台的《崂山区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流清、仰口和南北岭片区3个民宿集聚区,培育10家精品民宿。

年轻人返乡开起“创意”民宿

随着崂山民宿产业找准方向,当地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林红磊的女儿林竹青,大学读的旅游管理专业,今年毕业后她毫不犹豫选择回到家乡,与父母共同经营民宿。目前,她全权负责民宿的前台和客服工作。

土生土长的90后崂山姑娘刘春晓,也是崂山区最早一批民宿创业者。2012年大学毕业后,原本在大众点评网工作的她,关注到了上海、北京等地的轰趴馆。2014年,她用3万元启动资金,在崂山租下两室一厅,改造成迷你轰趴馆。2015年,她又租下闲置别墅,打造集娱乐休闲、住宿于一体的特色民宿。目前,刘春晓正在经营的民宿有30多栋,业务还延伸到了威海等地。

孟祥雯告诉记者,目前,崂山民宿协会近百家成员中,80后是主力军,90后是新锐势力,崂山本土人占一半。1988年出生的他,留学回国后原本在某银行网点做负责人,后来选择到崂山做民宿,至今已有六七年时间。

“年轻人接触新事物要快一些,懂得如何做自媒体,如何引流。”孟祥雯说,自己刚上山做民宿时,还不会使用抖音、美团、小红书、大众点评网这些平台,但现在做起来已经得心应手。

崂山民宿协会秘书长张涵表示,为推动当地民宿产业发展,协会通过定期举办音乐会、读书会、鉴赏会、脱口秀、剧本杀等活动,加强沟通交流,“未来协会还将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培养专业的民宿运营团队,盘活亏损民宿,通过统一采购来降低成本,帮助当地民宿转型升级。”

标签: 大众点评网 青岛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