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22座汉水码头,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官码头。但这官码头或者原来不叫官码头。这事儿,说来话长。

樊城凭借春秋以来就发育成熟的古商道和明清万里茶道的加持,以樊城为中心,连带上游之老河口、下游之张家湾(张湾),成为汉江中段繁华忙碌的三大港。

在樊城,千里风帆催生出沿江十里的码头群落,从火星观到迎旭门摆开一字长蛇阵,火星观码头、千福码头、大码头、龙子口码头、河南馆码头、公馆门码头、林家巷码头、左家巷码头、杨家巷码头、邵家巷码头、晏公庙码头、余家巷码头、官码头、占吉庙码头、五显庙码头、回龙寺码头、汉阳码头、基峨巷码头、湖南馆码头、马道口码头、梯子口码头、迎旭门码头,一共22座码头,官码头处在中间偏下,这是老樊城最繁华的地段,前面是滔滔不绝的江水、川流不息的船帆,后面则是前街、后街两条河街上鳞次栉比的商铺、行色匆匆的行商坐贾。

这么多的商船来往,无疑是要交税的。为了收税方便,明清时就在樊城设立了税课司。《中国商业文化大辞典》这样解释:“税课司,官署名。明清置。掌征商税诸事。”一般来说,府称司,县称局。明代开始,襄阳府开始在樊城设立税课司,收取来往船只的商税。乾隆《襄阳府志》“关梁·樊城关”条下记:“(樊城)有税关,旧设税课司大使,在公馆门。大使久裁,移税关于下马头,今属府抽税,称府关。”设在樊城的税关,最初设置在公馆门,清代税关下移到“下码头”,因为是府属关卡,所以称作“府关”。下码头之名如今已不存,应该是在府关落户下码头后,下码头的名字当然就被“府关码头”所替代;久而久之,省去府,遂成“关码头”;再久而久之,“关码头”又讹为“官码头”。

那么,有没有一个“府关码头”呢?乾隆《襄阳府志》记载了襄阳府境内12处官渡:“汉江官渡,小北门外,与樊镇大马头对。大北门官渡,与樊镇公馆马头对。东长门官渡,与樊城府关马头对。”与长门码头对开的,正是“府关码头”。至晚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修竣的《襄阳县志》记载依然相同。那么,其讹变为官码头,至少是在此之后。人们一般望文生义,认为官码头就是官府专用的码头。官码头是不是官用码头呢?从前面引文可以看出,处于襄、樊二城之间的官渡有三:小北门的汉江官渡、大北门官渡、东长门官渡,官码头并不在其中。今官码头之名,很显然来自码头上所设的税关,官码头的前身,是“关码头”,再前身,是“府关码头”。

以收税之关卡命名在市区也不乏其例,位于今尹集凤凰村与檀溪麒麟村之间有“关路口”,即为山货出山收税所设的柳子关路口。

同样有“官”字头却没有列入官渡的,还有南岸的官厅码头,同样不是作为官方服务机构的官渡。当然,它们虽不是“官渡”,但自身的官方色彩还是不能抹杀的,官码头因设“府关”而得名,官厅码头因设接待过往官员的官厅而得名。

(记者方莉)

标签: 汉水码头 府关码头 襄阳府志 官厅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