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省自贸办了解到,为创新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和制度,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与瑞典于默奥市开展合作,建立了全国首个“绿色生活”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化管理、系统化运转、社会化参与和立体化宣传,使垃圾分类有了“智慧眼”,解决了垃圾分类民众认可度低、社区执行难、再生资源回收点分散等痛点和难点问题,成为“一带一路”国际环保合作、生态文明交流的名片。

“绿色生活”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二维码身份识别和行为追溯,建立了以户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数据分析系统,通过跟踪量化用户每次投递垃圾种类及数量,准确统计资源回收量,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结合,合理布局流动性再生资源回收点。借助大数据分析,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先行布点投放和布设转轮式可回收物垃圾桶、多层式有害垃圾桶,弥补生活垃圾清运漏点;结合各小区实际情况,对辖区重点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进行优化升级,配备了一批封闭式垃圾分类投放亭。同时,全面升级生活垃圾分类展示分拣中心,形成生活垃圾压缩中转、再生资源分拣、生活垃圾分类展示中心为一体的生活垃圾环保处理中心,实现垃圾分类运转系统化。

创建“绿色生活管理平台”“绿色生活APP”等数据化平台,居民注册后拥有个人专属账户,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实现账户积分增长,绿色积分在积分商城可兑换生活用品、餐饮类、生活服务类代金券和体验券,提高用户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绿色生活”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提升了居民低碳环保意识。截至目前,试点区域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已覆盖28个社区115个居民小区,远超周边城市覆盖率;“绿色生活”垃圾分类平台注册用户已超5万户,占园区总家庭数的42%;试点区域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以上,垃圾投递准确率达到85%,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率由原来的10%提升到35%以上,累计回收各类可回收物1000余吨。

(记者 崔春华)

标签: 垃圾分类 环境 绿色生活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