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火”了,但你真的会尝试吗?近日,喜茶、星巴克、肯德基等餐饮业机构纷纷下场布局人造肉市场,也推动资本市场人造肉概念股受到投资者追捧。

火爆背后,记者留意到,多家上市公司近期纷纷否认涉及人造肉系列产品或业务。一方面,人造肉的发展空间被许多人看好;另一方面,目前人造肉产业被认为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许多消费者仍持有相对谨慎的态度,专家也提醒投资人在资本市场上注意炒作风险。

喜茶、星巴克、肯德基纷纷入局

2019年植物肉市场约121亿美元

什么是人造肉?天风证券研报指出,目前人们所熟知的人造肉属于植物蛋白肉的范畴,是四类“替代蛋白” (昆虫蛋白、微生物蛋白、细胞蛋白、植物蛋白)趋势下发展最为可观的一类。

2019年,全球植物蛋白肉的市场规模约121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以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人造肉潜在的背后市场也吸引了星巴克、肯德基、喜茶等餐饮业机构纷纷布局。今年5月18日,喜茶宣布联合星期零STARFILED推出以大豆为原料、100%纯植物提取的植物肉产品“未来肉芝士堡”。宣传海报称,每100克植物肉含17.1克蛋白质、5.5克膳食纤维,热量仅为真牛肉的51%。

而在今年4月份,星巴克宣布在中国内地市场首次引入植物膳食品牌别样肉客(Beyond Meat),推出全新植物牛肉轻食产品,同时还推出了两款“新膳肉OmniPork”植物猪肉轻食产品;肯德基则宣布在上海、广州、深圳三地指定餐厅推出植物蛋白制品“植培黄金鸡块”。

“目前人造肉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很大关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从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以及消费端来看,政策端对于人造肉的这个支持力度以及未来的红利是最大的,因为人造肉可以规避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以及兽药的残留、养殖周期等风险。

“资本端这一块,对于新兴的、有前景的这个品类市场也是相当看好”,朱丹蓬认为,从产业端来看,人造肉产业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长期发展以及未来扩容的空间也是非常的巨大。而就消费端而言,目前人造肉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消费者对于人造肉这类冷门新兴的品类市场态度仍比较谨慎。

他认为,整体来看,中国作为一个叫做肉制品消费大国,人造肉的市场在中国的前景仍然是令人看好的。

素食主义者追捧

尚有消费者望而却步

目前人造肉产品在国内推出已有一段时间,消费者接受程度如何?5月24日,记者来到丰台一家星巴克门店看到,柜台上已经挂起了人造肉食品的宣传材料,包括三款植物牛肉产品和两款植物猪肉产品。

“是肉的口感,素食主义者比较喜欢这种”,店员对记者说,这几款产品中,目前有一款断货,有一款已经卖完了,来买的许多都是“健身房的人”。

根据天风证券研报,人造肉具有零胆固醇、低脂肪和少量膳食纤维等健康优势,可减少肉制品带来的患病风险。

另一方面,市面上一些人造肉产品的价格、原材料等仍然令一些消费者观望。“牛肉不香嘛?”一位经常健身的女士对记者说,“增肌需要长期大量摄入蛋白质,我为什么不喝蛋白粉?同样价格,我为什么不买牛肉?”

“不敢尝试人造肉,总担心连豆制品都不是”,另一位消费者表达了对原材料的担心。

多家上市公司否认涉及相关业务

专家提示勿盲目跟风炒作

据央广网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近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两个平台上,包括良品铺子、北大荒、上海梅林、维维股份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否认了涉及人造肉系列产品或业务。

“为什么咱们公司不属于人造肉概念板块,咱们应该是正宗的人造肉概念股吧”,针对投资者这样问询,上海梅林明确表示,公司未涉及投资者所提及的人造肉概念。

“人造肉概念红过一阵”,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央广网财经记者表示,一个是在去年猪肉价格有所上涨的时候,另外一个是麦当劳推出人造肉做的汉堡的时候,一些相关的股票也有所上行。

“在国内人造肉应该说还不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大多是在试点生产当中”,桂浩明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容易把概念泛化,把食品和副食品相关的都冠以人造肉概念,所以最近一些公司也予以了否认。

桂浩明认为,从未来发展来看,人造肉是有可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重要的副食品,但是要完全取代真正的肉类,“恐怕还有时间”。

桂浩明表示,从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目前真正介入人造肉的还只是个别公司,而且产量较低,价格较高。“这种肉类恐怕以目前的价格很难赢得市场,因此大家只是在尝试当中”,桂浩明认为,而随着国内肉价的回落,以及人们消费观念一时很难接受用人造肉这样的产品,所以在这方面,至少在目前并没有太大的空间,投资人在这里还是要谨慎对待,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标签: 人造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