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7月31日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雨势极大,著名观光景点故宫内的太和殿等大型宫殿基座出现难得一见的“九龙吐水”,许多避雨的游客纷纷以手机拍下此一景象。考古与文化学者指出,此为故宫兴建时所设计的精巧排水系统,在大雨来临时让宫殿与地面不积水,而这个复杂精细的排水管道使得故宫至今600余年,经过无数大雨暴雨,却从未淹过水。

今日北京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城区及东部有暴雨,局地大暴雨,随后又发布大风预警。且由于雨势较大,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基座再现“九龙吐水”景观,许多避雨游客拿着手机抢拍“九龙吐水”景象,网上也热烈议论。最著名的莫过于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的三层基座,共有多达1142个龙头排水孔,同时出水时也成为故宫一景。

北京一向很少下雨,大雨更是罕见。如果是参观故宫且遇上大雨,别说是外地人,连北京当地的居民都极少碰到。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四周都是平坦地面,如果遇上大雨很容易因雨而积涝,到处会有或大或小滩积水,因此街道的排水系统功能就很重要。而故宫占地面积不小,为防地面积水,从兴建之初便已设计了网络排水系统。

故宫为明清两代的权力中心,地位非常重要,其主体建筑为太和殿,搭建在巨大的石材基座上,基座表面有隐蔽的排水沟槽,在高出地面的基座周边设计整非的排水口,并以石雕螭首装饰。大雨时雨水由沟槽导引至螭首喷洩而出,进入宫殿周边的沟渠。

传说中螭是龙的幼子,嘴大无角,腹大能容水,因此中国古建筑上常用于排水口装饰,原称“螭首散水”,一般民众则泛称为龙,因而有“九龙吐水”之称。

平时北京极少下雨,用水多来自于密云水库,因此难得见到“九龙吐水”景象,必须要到雨季才能看到。对多雨的台湾来说,下雨的景观不稀奇,但在北京较为难得,看到故宫内一整排螭首出现“九龙吐水”的机会就更少,也因此而形成话题。

“九龙吐水”让雨水流入宫殿周边沟渠中,这些沟渠有分明渠与暗渠,都是石材建造,利用设计好的地势落差,最后汇集于故宫的内金水河,再流入外金水河。

文物学者指出,故宫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排水系统设计利用此一地形设计,建成至今已历600余载,从未在大雨时淹过水,古代匠人的技艺确实令人折服。

标签: 故宫现九龙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