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都一处训练基地,一群小朋友穿着红色的训练服跟着师傅学得有模有样,老师看见动作不标准随时纠正。他们所在的演武厅背后墙壁上,写着“蔡李佛”三个大字,这是蔡李佛花都训练基地的培训班的日常一幕。这一极具岭南特色的拳法,如今也与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针灸(岭南陈氏针法)、春节(行花街)等项目一起正式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四项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背后是广州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不断探索。从起步到保护传承,再到发展振兴,广州非遗项目已建立起完整的名录体系,构建起有力的传承能力。非遗跨界融合发展,让城市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新格局,为广州市创建文化强市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再添广式非遗

不管是老城区还是城央CBD,有几样早点已经超越食物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沙河粉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160多年前,一对来自东江客家的新婚夫妇居住在沙河一带。一次意外之下,新娘子将少量稀米浆倒在簸箕上放进锅里蒸,出锅后味道意外很好,受到大家的欢迎,“沙河粉”就这样叫开了。

食物并不是寄托文化、乡愁的唯一载体,对于许多旅居国外的侨民来说,行至某座城市的华人街,中国武术也是最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招牌”之一。

在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蔡李佛拳(广州北胜蔡李佛拳)也占有一席之地。据记载,蔡李佛拳是由广东江门新会县京梅乡人陈享于1836年始创的新拳种,它糅合了佛家掌、李家脚、蔡家拳三家之精华。蔡李佛拳借鉴北派拳精华,弥补了南拳腿法的不足,武术界称之“南拳北腿佛家掌”。

在中华美食与武术之后,中医正在近30年跨出国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岭南陈氏针法以其无菌、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奠定了无痛针学技术的里程碑。而在本批次非遗项目中,可能最为人熟知的还是迎春花市,这也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本次迎春花市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也为越秀区首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

良好的管理和记录是非遗工作的基础。广州目前已完成两次全市性非遗普查,相应内容均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近年来依托数字化技术,推动保护工作深入发展,计划于2022年建立数字化非遗档案管理系统,为非遗研究管理、公众普及教育和展览、展示等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广州共组织完成7批市级代表性项目和7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指导各区开展县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并积极配合组织省级、国家项目和传承人的认定工作。目前广州已建立起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81项,市级代表性项目116项。

建设非遗阵地▶▶探索更多体验式传承

“团圆难望见,弦断乐无音。”在荔湾区粤剧博物馆内,两位粤剧演员正在池中央的广福台上表演《吕布与貂蝉》。在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永庆坊举办非遗打卡点活动。其间,永庆坊接待游客257316人,同比增长1531.58%。粤剧艺术博物馆接待游客也达到30946人,同比增长1795.04%。

以永庆坊非遗街区为代表,近年来,广州市建设了一批规模不等的非遗展览展示场馆、场所、场地,打造了一批非遗文化传承阵地。据统计,广州市主题性非遗展示馆15个;区级非遗展示传承场所53处;116个项目保护单位均有小型的展示场地,均面向大众免费开放。

有场馆才有平台,传承基地的发展,将推动非遗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广州希望汲取永庆坊的成功经验,通过主题展示馆和特色街区建设,带动片区文旅经济活力。“除了扩大和丰富永庆坊的非遗街区之外,广州还准备在越秀区、海珠区、从化区等建设非遗街区或园区。”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柯显东曾在2020广州文交会期间透露。

非遗传承基地建设,为推动城市文化延续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在这些场馆中,非遗文化与文旅融合的创新形式,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

在赵家狮非遗生活馆,孔小姐通过微信点单下单一杯“狮人荔枝茶”,随后走上位于二楼的醒狮生活馆,逐一看过醒狮道具;在明梅粤剧艺苑,市民梁小姐穿上《帝女花之香夭》的戏服,头戴传统头饰,在这家粤剧主题艺术照相馆过了一次瘾……“目前社会上很多商业活动,对非遗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过程中需要引导,不要为了好玩吸引眼球去做,要注意教化作用,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省文史馆馆员、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春雷说,“文化作为一种教养的载体,更多提倡寓教娱乐。”

从保护到创新▶▶挖掘非遗项目再生力

春园的故事、红游越秀、广州起义……红色史迹和红色故事跃然纸上。“传承红色基因手绘红色故事”非遗通草画展览近日在越秀区文化馆一楼展出。没有现场观众,通草画代表性传承人苏昕通过直播带着大家云游红色故事。青少年通过查询资料、走访史迹重温历史,然后进行艺术创作,人物刻画惟妙惟肖。这是广州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赋能非遗项目发展的生动写照。

放眼全城,广州通过积极与旅游景区、博物馆、学校等场所对接并推动进驻,不断提高非遗能见度。在景区、博物馆、校园、商场、社区,非遗元素已经不再是停留在文化保护文件上的特有名词,而是深度融合进市民生活的文化单元,各种跨界不断涌现。广州积极探索“非遗+”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不断扩大非遗“朋友圈”。与恭王府博物馆、广州塔、广州地铁以及各类融媒体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探索非遗+公共交通、+新媒体、+游戏、+文博、+教育、+法律、+文化名人志愿服务等跨界传播模式。

以越秀为例,越秀区探索“云展览+云教育”模式,依托中国联通低延时、超大带宽、海量连接的5G优质网络,通过沃视频和一直播APP,在越秀区文化馆开展线上实时导赏和通草画文化传承教学活动。主办团队使用直播技术与全城多所院校师生进行互动,并结合岭南物种户外导赏活动,架起“互联网+非遗传承”的桥梁。

“作为传承人,我们能感受到,非遗这方面的工作非常鼓励跨界创新,特别是不断鼓励非遗项目以不同的形式进校园、进社区,让它不要与生活脱离。”广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飞针疗法的第三代传承人秦敏说,“很多跨界形式的合作,往往能为非遗项目带去再生力。”

在永庆坊,新开放两间大师工作室,持续提升广州非遗聚集发展水平,激发“老城市新活力”;视线东移,在广州塔举办非遗展览上,“《春·醒》醒狮精品展”和“锦绣华章——四大名绣当代精品邀请展”两期展览让前来参观的市民眼前一亮……通草画、粤剧、岭南古琴艺术、广绣、广彩、咏春拳、洪拳、广东音乐、粤语讲古等50余项不同级别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已经融入城市生活中。

“非遗起源于千家万户、百业千行,说到底是老百姓的文化,是具有烟火气的。既然是老百姓的文化,就一定要社会去参与,要在老百姓中去传承去传播去保护。”张春雷说。

■聚焦

“行花街”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越秀区实现零的突破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呢朵红花鲜,嗰朵黄花大……”岭南童谣《行花街》记录了广州人“未行过花街不算过年”的实况。日前,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州市四个项目入选。其中,行花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迎春花市,为越秀区首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

发源于广州走向世界

每年的年廿八至除夕,广州人都有邻里相邀、良朋结伴行花街的习俗。团年饭过后,花市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犹如诗曰“花潮人潮十里长,嫣红姹紫竞登场。满城爆竹迎春夜,到处花团锦簇香。”

人们或购买各式年花、贺年品,或赏花游乐、欢聚联谊,均为在此盛会中迎新岁、求福运,正是“行花街、转大运”。其中,历史最悠久、游客量最大的花市要数越秀西湖迎春花市了。每年人流量可达二三百万人次,享有“百年花市”美誉。

广州地区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素有“花城”之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各种花卉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人民种花、爱花、赏花、品花和赠花的传统可追溯至汉代。

西汉时期,广州妇女已经懂得用“彩线穿花心,以为首饰”。由于人们爱花和栽花,于是出现专门买花、卖花的市场,称为花市。

明代,广州花市已与罗浮山药市、东莞香市、廉州珠市并称广东“四市”,当时的芳村花棣(今花地)已成为花木产区,搭起一排排展卖鲜花鲜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人们称之为“花街”。

至清末民初,逐渐发展为藩署前(今财厅前)及双门底(今北京路)年宵花市,除卖鲜花外,还卖古董、杂架及其他年宵品等,数里长街,吐艳争芳,人潮汹涌。

行花街年俗,基本定型是在20世纪20年代,广州拆城墙开马路,双门底改永汉路,花市空间扩展至教育路、西湖路一带,在腊月廿四至除夕中夜举办的“除夕花市”,最后两三晚最旺,成为广州人过春节的重要内容。

如今,迎春花市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民俗活动。广州每个区都拥有一个中心花市,覆盖广州市主要繁华地段或文化景点。

行花街民俗早已开枝散叶,在香港、澳门、佛山五区、江门、肇庆、珠海、云浮、广西南宁、湖北宜昌等全国各地数十个地区和城市开办,甚至走出国门,成为海外的中国文化标志性符号。如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加拿大埃德蒙顿、温哥华、列治文、多伦多,新西兰奥克兰,澳大利亚悉尼等华人聚居区域,以“年宵花市”“新年花市”“新春花市”等为名。

构建数字化保护体系

除夕夜,花如海、人如潮。年初一,整座城市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活的宁静,鲜花都转移到了千家万户。在满堂花香的陪伴下,广州人会在“恭喜发财”的祝福声中欢度新年。

“欣闻行花街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个中的特殊意义,或者说与其他非遗的最大区别,是广州街坊人人都参与着非遗传承的整个过程,每个行花街的人都参与传承着广州人辞旧迎新的独特仪式感,代代相传。”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表示。

非遗传承离不开有力的保护。越秀区依托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为“行花街”的传承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全面的管理制度和传承活动计划。

同时,加强资料收集建档,让非遗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越秀区文化馆作为“行花街”项目的保护单位,对“行花街”主要传承群体进行普查和调研,并利用数字化科技手段,建立了普查资源数据库、项目资源档案库、专题资源数据库,收集图文、影音与实物资料,包括清代以来的史料文献、旧照,对“行花街”活动进行跟踪记录。依托越秀公共文化数字云平台进行储存与传播,全方位建设数字化保护体系。

近年来,越秀区深入挖掘“行花街”文化内涵,打造广府文化集中展示平台。除了花市交易,还汇聚了搭棚、灯饰、楹联艺术与地方美食、工艺美术、民间文艺等元素,成为广府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

促进文旅资源整合,让非遗走进生活,散发现代魅力。越秀区不断加强项目传承推广,不断提升“百年花市”品牌影响力,挖掘升级“越秀西湖花市”文化IP价值。注册“越秀西湖花市”商标,成为全国首个获核准的花市品牌商标。

每年组织开市仪式,开展非遗展演、花神巡游、游园灯会、图文展览、挥毫义卖、交流互访等活动。同时,在保留“行花街”传统民俗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行花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设AI花市、海外花市、空中花市、水上花市及地铁花市,推进文旅融合,营造老城市新活力、老传统新特色的迎春民俗氛围。

标签: 广州 国家 非遗 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