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天涯——我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事迹

■ 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表彰活动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海南王花爱心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王花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面对鲜花和荣誉,李王花朴实地说:“我是一名残疾人,一路走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才过上好日子,回馈社会是我的一份责任。感谢党和国家授予我荣誉,我会再接再厉,发挥模范作用,扛起责任担当。”

11月8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李王花的公司。这处4层楼高、占地1500平方米、设备齐全的服装公司位于海口市青年路,见证了一位残疾“打工小妹”到女企业家的华丽蜕变。靠着自强不息、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她不仅用双手创造出了幸福生活,还将这份光和热传递给了他人。

资料图:李王花在加工医护人员工作服。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自强不息

创办公司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

8日上午,李王花就早早赶到公司。沟通订单,检查库存,开视频电话会议……如果不注意李王花走路的姿势,很难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干练、爽朗乐观的女老板,其实是一名残疾人。

1985年,李王花出生在万宁市后安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3岁那年,她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不能行走。她也曾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但痛定思痛后,她意识到:“只要自己不放弃,照样能在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1999年,李王花考上了海南商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在学校,李王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假期里,则到公司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毕业后,李王花经过多次的尝试,最终在广州一家外贸服装公司找到工作。从车间工厂、项目管理、再到商务洽谈……几年下来,她不断突破自我,逐渐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在服装业站稳了脚跟。

“我自己就是残疾人,明白当这个群体走向社会时是多么无助。”2016年,怀揣着一颗回报家乡和服务残疾朋友的初心,李王花毅然放弃了在广州的稳定事业,在海口创办了海南王花爱心服饰有限公司。

得益于前期积累的丰富经验,3年内,李王花的公司产值就突破了1000万元,先后带动和培训了包括脑瘫、肢体残疾、聋哑、智力障碍等上百名残疾人掌握服装加工生产技能。

入职公司4年,残疾人王小翠已成为大家口中技艺熟练的“老师傅”,每月工资在6000元以上。回想起这些年生活的改变,王小翠感动地说:“从以前依靠父母朋友接济,到现在凭借一门手艺在社会立足。是李总的帮助,让我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回报社会

疫情期间亏本生产医护服

虽然在外人看来,李王花并不是受命运眷顾的人。但满怀感恩之心的她,总是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海南各大医院急需手术服、医护服等医护用品,已回广州过年的李王花不断接到医院的订单。她随即带着家人回到海口,再开车把住在周边市县的8名残疾员工一个个接回公司。

产业链上游的厂家大部分放假了,一时无法买到原材料,她费尽周折才联系到位于江西、河南等地的14个工厂。“原材料走普通物流,每米布只要0.5元运费,但走快递,每米布要6元至7元运费,成本增加了很多。当时我也顾不上考虑成本,亏本也要满足医院需求。”李王花说。

上午8时开工,一直干到晚上11时。一个多月的时间,李王花和她的员工马不停蹄忙生产。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她叫来自己的丈夫、婆婆等人日夜赶工。车间的裁剪师傅在外地到不了岗,她就亲自上阵。

“一把电剪50多斤,裁剪布料十几分钟,手就酸得发抖,我们男同志干这活都吃力,何况李总是女同志,还是个残疾人。”员工王康华说,车间的操作台比较高,李王花腿脚不便,个子矮小,所以她有时不得不跪在操作台上裁剪布料。

与此同时,李王花还通过合作方等渠道,紧急购买口罩、防护服、酒精等价值6万多元的一批防护用品,捐赠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我只是为抗疫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因为这件事,各家医院和我们公司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现在都成了我的忠实客户。”李王花说,用真心换真情,“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善良又努力的人。”

(海南日报海口11月8日讯)

标签: 光热 海南 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