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特约记者 陈创淼

“一枚印章管审批”,291项事项集中办理率高达97%;“1+8+N”上门帮办服务6000余名残疾人士,残疾类32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零跑动”;“12345直通联办系统”让市民投诉件经12345热线一线直通……

一年多来,海口市秀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大胆创新,推出多个改革创新举措,让大众受益。这背后,离不开秀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丹的决策和担当。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日前公布2021年32位全国“最美公务员”,吴丹是我省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公务员,并被中组部记一等功。从大学老师到乡镇干部,从分管乡镇征地拆迁到守住乡村疫情防控“大门”,再成为审批局的一把手——吴丹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干出了让群众认可的成绩。

吴丹(左)在一线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发展诉求。 (海口秀英区委宣传部供图)

“只有群众满意了,我们才对得起胸前的党徽。”吴丹说,这项沉甸甸的荣誉,对她来说,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用改革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共产党员。”

打造审批改革“硬核”团队

12月2日上午,在秀英区政府服务中心,10多个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流程审批等服务。

从仅有5人的“小单位”,到现在配齐工程项目、医教文卫、社会事务等多个项目组,人员增至80余人——在“领头羊”吴丹的带领下,短短不到一年,秀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迅速成长为一支审批改革一线的“硬核”团队。

行政审批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不仅关系群众、企业办事方便不方便,更折射出政府服务意识和执政理念的转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标志性、关联性、引领性的“革命”。

2020年11月,吴丹来到秀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刚上任就面临着诸多困难:人员不足、与原审批部门沟通不畅、审批业务复杂繁重等。不仅如此,她还面临更重大的任务:20个审批部门,近300个事项如何有序纳入“一枚印章”?如何最大化地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动”?

要顺利实施行政审批改革,队伍的专业素质必须过硬。于是,吴丹把全局人员分派到各个职能局跟班学习。同时,她自己每天审查项目施工图、吃透“放管服”政策法规、研读专业书籍,翻阅过往会议纪要……力争把每一个事项的每一个准则、每一个准入条件摸透、记牢。

在这一场“敢为人先”的改革中,吴丹和她的团队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开阔思路、勇于创新。

在秀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吴丹的办公室俨然是“创新工作室”,团队年轻骨干一有什么新点子、改进意见,都会第一时间跑来与她探讨。在每次改革中,她组织精干力量,一次次开展“头脑风暴”,就项目服务提速增效激烈讨论,融合各方意见。一次次完善改革方案,一次次推倒重来,审批流程重塑再造,最大限度地压缩审批时间,提升政府办事效率,真正为企业项目建设打开了一条“绿色高速通道”。

凭着踏石留痕的实劲,水滴石穿的韧劲,吴丹带领团队一点一滴架起了审批局的“四梁八柱”,仅用一周时间完成人员到位、场所统一、事项划转三个集中,在全区正式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整合各部门行政审批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形成“四个一”(一枚印章审批、一个大厅办证、一支队伍服务、一个平台保障)的体制机制,将分散于20家单位291项事项一次性划转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事项集中办理率高达97%,并探索打造出“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口+交一套资料+办成一件事”的极简审批服务模式。

在不降低标准的情况下,秀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还大胆简化审批流程,将事项审核要点、表单文书等标准化、流程化,使行政审批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集成化,破解群众和企业“办事难”,有效避免市民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跑,审批效率大幅提高。

让企业、群众获得改革红利

参天之木有其根,怀山之水有其源。在吴丹看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根和源,是让企业和群众获得实在的改革红利。

秀英区长流镇居民老陈在医院、政务服务中心、镇里辗转跑了5趟,还是办不下一张残疾人证!

“如果把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当作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去想,肯定会有很多办法。”当吴丹了解到老陈的遭遇后,她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要求体验残疾人士办证流程,最终创新推出“1+8+N”上门帮办服务工作模式:将审批局推行形成“1”个整体,街道辖区划分为“8”个上门服务区域,以社区工作人员、村(居)残联协管员等社区骨干组成“N”个代跑代办员,最终实现拨打12345热线,即可实现全区残疾类32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零跑动”。

为更好地体验群众、企业的办事感受,吴丹还常常跑到政务大厅主动请群众“挑刺”,真诚询问群众办事体验,征求改进建议,耐心解决问题。

“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没处办事”,是不少市民、企业前来办证时“吐槽”的烦心事。对此,吴丹带着团队研究寻找突破口,在经过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对包括办理房屋租赁证、劳动用工备案等受理办件量大、办事频率高且紧密关系民生的56个高频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制定周末可办事项清单,于今年7月1日创新推行“周末不打烊”政务服务,解决了企业和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时间错位”问题,受到市民、企业的广泛好评。

“电子备忘录”彰显为民情怀

熟悉吴丹的人都知道,她手机上有一个“宝贝”,一个记满了审批改革工作任务、群众问题和诉求的“电子备忘录”。

今年,秀英区西秀镇长滨社区居民黄先生多次致电12345投诉:“作为五源河公寓业主,要求在私家车位上申请报装充电桩,为何迟迟不能解决?”——这便是曾出现在她电子备忘录中的一个“卡壳”问题。

原来,因该诉求涉及属地政府、小区物业、区住保中心、区住建局、辖区供电所等多个部门及电路改造铺设等问题,虽然属地政府在各部门间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但充电桩安装仍没有太大进展。

“如何打破部门壁垒,解决老百姓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在吴丹看来,黄先生反映的这一问题很具有典型性。她立即带领一帮业务骨干到各镇街调研、主动牵头协调有关单位研究政策……最终于今年10月1日推出秀英区“12345直通联办系统”,启动“直通联办”工作机制试运行。

该系统将秀英区12345网格化管理指挥中心、城市管理数字化指挥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应急服务保障中心、区信息中心六大中心社会治理职能整合,优化为秀英区城市运行联动指挥中心。打造拨打12345热线即可实现接诉即办、网格快办、多向联办、未诉先办的“一通四办”模式,让各类民生问题形成“发现-研判-调度-反馈-办结”的高效闭环。

今年10月初,当黄先生再次拨打12345热线投诉时,秀英区住建局、区住保中心等部门便实时接收到秀英区“12345直通联办钉钉系统”平台上办件信息,各部门实地考察讨论、现场联动会商,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包括黄先生在内的两名小区住户成功装上了充电桩。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秀英区“直通联办”工作机制还在更多方面显现出积极效应,解决了群众反映较多的物业小区、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教育类、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问题,有效把社会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据统计,2021年1月至10月,秀英区12345热线平台共转办市民12345热线办件157477件,满意率为98.91%。

因为劳累过度,吴丹病倒了。虽然还躺在医院病床上,但吴丹在“电子备忘录”里又新添了几条信息:如何通过“直通联办”打造区域政务服务总客服,深度融合基层治理与政务服务?怎样建立失信数据库,在行政审批中嵌入行政相对人信用信息核查环节……这些都是她给自己定下的“新课题”。

“尽力只是合格,尽心才是优秀。”这是吴丹工作近9年扎根基层的领悟。如今,她又把这份为民服务的情怀和共产党员的担当,记录在自己“电子备忘录”的任务清单里,继续兑现自己的红色诺言。

(海南日报海口12月2日讯)

标签: 公务员 海口 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