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 易宗平

12月14日,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多个单位聚焦解答好“人才为什么来海南、人才来海南能干什么、人才留在海南能得到什么”的重要实践问题交流发言,纷纷表示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把人才工作抓实抓好,让“四方之才”向海南涌流集聚,全力构建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格局。

优化布局 积蓄动力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要扛起“聚四方之才”使命担当,打造既有海南特色又能体现自由贸易港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集聚高地,优化布局至关重要。

“我们坚持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同频共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海南大学党委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说,一方面,该校重点聚焦“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全健康”“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信息技术”等七个领域,构建协同创新中心;另一方面,该校与海口、三亚、万宁等地共建地方研究院,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崖州湾科技城聚焦南繁育种和深海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发挥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载体作用,为海南自贸港培养储备高质量人才,积蓄人才发展动能。

在布局发展上,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多措并举构建“人才池”:支持“海南专项研究生”培养计划,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配套人才支撑;探索“旺工淡学”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打造常态化职业技能培训品牌;持续组织科技城大讲堂,并联合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举办创新论坛,不断拓宽入驻人才的学识视野。

搭建平台 增强引力

“目前我省20所高校的2021届5.74万名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0.81%,同比高出8.62个百分点,创下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同期新高,留琼率达62.13%。”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道。

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营造一流人才环境,搭建具有标志性、显示度、影响力、吸引力的发展平台,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提升广大人才扎根海南、建设海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留琼率超过60%,关键之一便在于搭建发展平台。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新增了一批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的新兴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海南拥有学以致用的岗位;我省推动高校与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招聘就业等方面加强双向互动,构建校企合作“直通车”。

海口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在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方面,该市着力打造园区孵化平台,依托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建设中国海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口分园,吸引3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积极创建“海口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海口高新区创业载体和江东新区创业载体为共建区,孵化面积超10万平方米。打造以才育才平台,海口市政府支持市人民医院同上海六院合作创办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赋予充分自主权,目前上海医疗专家已帮助海口培养了21名年轻科室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创新机制 激发活力

怎样让不在海南落户的人才也能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献计出力?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已有成功实践。

“我们加强对外合作力度,实行柔性引才。”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党委有关负责人说,该研究所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打破各类界限,构建“小核心大网络”,与院内院外、岛内岛外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60多家单位联合组建深海科技合作同盟,在合作项目和联合实验室中灵活使用人才超过1500人。

据介绍,该研究所在用好用活青年人才、壮大科技创新团队后备力量方面,出台了系列支持举措:依托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政策,给予青年博士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待遇;加大海洋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力度,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向心力;在项目分配上摒弃“论资排辈”,注重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

通过“双聘”“柔性”等方式引进和使用高水平人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也尝到了甜头。中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科技城以团队带头人培养和孵化本土全职人才及团队,现已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侯保荣等多名A类人才团队落地。

在特色化人才队伍建设上,海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有关负责人说,企业坚持以育为主,岗训结合,着力建立中层管理人员轮训制度、管理培训生制度,加强专业化培训,实施业务技能提升计划。

(海南日报海口12月14日讯)

标签: 人才 侧记 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