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白沙解放纪念园,右手边四座墓碑静静地矗立着,每座碑上都雕刻着“无名烈士”四个大字。人们只知道,这里埋葬的是1950年牺牲的渡海先锋营战士遗体,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白沙解放纪念园:回顾那段用鲜血书写的岁月》

烈士无名,却值得人们永远感念。英雄走时,虽然无名,英雄走后,不该寂寞。2005年7月,白沙黎族自治县政府为纪念革命先烈,对原烈士墓进行修缮并立碑纪念,命名为“方香烈士陵园”。2015年,白沙黎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对“方香烈士陵园”进行改造和扩建,建有大型纪念碑、纪念广场、陈列馆等,并正式更名为“白沙解放纪念园”。

纪念园的陈列馆通过一段段文字、一张张旧照、一个个旧物,讲述了白沙黎族、苗族同胞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奋起反抗,寻找中国共产党,并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建立革命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白沙和建设新白沙的光辉历程。

坚强不屈革命斗争取得最终胜利

曾经峥嵘岁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日军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和国民党的残暴统治和压迫之下,白沙黎族、苗族同胞奋起反抗。1940年7月的什阳人民斗争,1943年的白沙起义,无不体现着白沙人民坚强不屈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白沙起义失败后,起义首领不得不带领起义队伍撤到鹦哥岭和什寒山等地坚持斗争。艰苦日子里,起义队伍的首领们想起了有关红军、有关共产党的“传闻”,他们认定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要拯救黎族、苗族人民,一定要寻找红军,寻找共产党。

于是,历尽千难万苦,闯过国民党重重关卡,最终起义队伍代表寻找到了共产党,寻找到了中共琼崖特委。从此,白沙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开了自觉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新篇章。

1944 年12月,琼崖特委、琼崖独立纵队和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领导机关先后从澄迈的六芹山迁到阜龙乡的文头山一带,并组成挺进支队,向白沙腹地进发。1945年8月,琼崖特委根据斗争形势需要,成立中共白沙县特支委员会和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白沙县三分之二的乡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至此,白沙抗日根据地终于建成。

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白沙广大黎族、苗族人民投身抗日洪流,配合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打击日军,扫清国民党顽军的据点,最终迎来了1945年9月的抗战胜利。

1949年4月19日,石碌战斗打响。至此,白沙县最后一个墟镇收复,白沙县成为海南第一个全境解放的县。

四位烈士1950年长眠于方香村热土

1950年3月5日下午3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加强营召开誓师大会,准备进行渡海登陆。3月6日,在超头市与大小南头附近海面上,一场你死我活的抢滩登陆作战展开。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全营撕开了所谓“伯陵防线”的缺口,完成登陆任务。渡海先锋营在白沙革命根据地阜龙乡集结后,兵分两路向五指山进兵。其中,二路队伍携带的伤员到达白沙乡方香村时,分别安置在当地村民家中疗伤。

当地群众对待解放军伤病员如亲人一般,把家里好吃的食物拿出来招待伤病员,还发动群众下河捕鱼给伤病员补充营养。不幸的是,四位伤势较重的解放军战士因医治无效牺牲,为解放海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被安葬在方香村附近的东面坡上。

这就是如今在白沙解放纪念园安息的四位无名烈士。至今71年间,他们从不曾被遗忘,在白沙人民看来,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却永垂不朽。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这些无数英雄挺身而出,英勇献身,才铸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深切缅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后人

尊崇烈士、祭奠烈士,维护好、守护好烈士墓,是对解放军战士最好的缅怀。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英烈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曾经的方香烈士陵园经过改造和扩建,更名为白沙解放纪念园。

完工后的墓园整体焕然一新,肃静大方,园内植物绿意葱茏。四名无名烈士英魂再铸,雄风永存。

2018年,白沙解放纪念园被列入海南省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每年清明节、“七·一”党日、“9.30”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来自全省各地的党员干部、师生前来追思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听英雄们的先进事迹,向革命先烈致敬。

以史鉴今,回顾中国共产党白沙历史,是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忘先烈遗志,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为实现全面小康和白沙绿色崛起、美丽和谐发展而奋斗。

◎来 源:中共白沙黎族自治县委史志编纂中心、白沙黎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南海网

标签: 那段 鲜血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