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日报讯(记者 刘少珠)今年三亚“三农”工作预期目标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43亿元,同比增长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50元,名义增速9.5%。这是记者从3月14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基数全省较高的情况下,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粮食种植面积9.791万亩、产量3.74亿斤;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这是过去一年我市“三农”工作取得的一些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离自贸港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记者了解到,三亚84.4%的土地为农用地,45.1%的户籍人口在农村。如果没有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就缺乏稳固的基础。记者了解到,今年三亚将以“两保、三高、四安全”为重点,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保战略、保供给——今年将全力推进“南繁硅谷”建设,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实行“分类管理、分时使用”,建设好10万亩南繁育种保护区、1.5万亩核心区。完成9.81万亩粮食生产任务;新建高标准农田0.88万亩,推进3500亩光伏蔬菜大棚建设,保持常年蔬菜基地超过1.5万亩,确保蔬菜自给率超过60%;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8900头以上。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高质量建设、农民高质量就业增收——今年将做精做优热带水果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保供产业,大力发展深海养殖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工,推动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高水平建设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提升天涯小镇、博后村、后海村等一批已形成规模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继续打造抱前村、南山村等乡村产业示范村。实现农民工务工规模增幅不低于10%、工资性收入增长17%;确保脱贫户“三保障”落实和收入增速高于11%。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农业生产安全——今年将实行食用农产品100%持“两证”上市出岛,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违法案件100%处置,移送率达到100%。完成海棠区940亩海水养殖清退任务,推进秸秆禁烧与多元化利用,开展化肥减量、农药减量“双减”工作,实现较2021年分别减少3%目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