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 王迎春

堆满案头的文件,紧凑的会议日程,往返于校区间匆忙的身影……3月18日,新学期已经来到了第三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国际联合学院教师金逍宵的时间表依旧排得满满当当。

“我们希望能在本学期教学规划的探索实践中,让课程更加科学创新,更具开放性。”国际联合学院是试验区执行国际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平台,作为该学院教育教学中心的负责人,金逍宵的核心工作就是整合优质资源,统筹落实好国际联合学院教育教学工作。

博士毕业于美国的金逍宵多年来深耕教育领域,多年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让她看到了不同文化的教育理念和特点,这也在金逍宵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从事教育事业的种子。

“园区拥有着崭新的面貌,也充满着无限可能。”金逍宵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推动跨国教育交流和多元文化融合,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去年3月,金逍宵带着心中的那颗种子,来到了这片能够萌芽生长的“教育热土”,成为了试验区的一员。

去年9月,金逍宵和同事们在海风小镇校区一同迎来了首批“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项目86名学生。作为试验区办学的“过渡模式”,该项目承担着全要素压力测试的重任。

为了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多学科融合、中西互鉴的高水平教育平台,国际联合学院开启了教育国际化一系列全新探索。金逍宵介绍,在此过程中,学院通过搭建国际通识基础课程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其中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国际院士工作坊”和以中国国情与文化系列课程构建的“海风论坛”获得了自贸港英才班同学的广泛好评。

除了日常教学规划之外,金逍宵还在为近日启动的本学期海南自贸港未来英才奖学金暨创新创业项目大赛而忙碌,这也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

“国际联合学院利用全岛资源,积极联络对接实践教学基地及共建单位,为学生提供项目选题及导师。”金逍宵说,去年的比赛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项目,学生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这让金逍宵倍感振奋。

去年3月,金逍宵被认定为海南高层次E类人才。“自贸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都会推动试验区成为教育对外开放的沃土。”在金逍宵眼中,站在如今自贸港搭建起的广阔舞台之上,人才有着充足的空间释放自身的理想和教育情怀。(海南日报椰林3月19日电)

标签: 联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