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 刘婧姝

特约记者 黄兆雪

“栗树鸭常常成群飞行;叫声响亮的是黄腹花蜜鸟;棉凫喜欢这里的金银莲花……”3月22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该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薛美丽背着相机,放慢脚步,进行鸟类监测。

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管理中心成立于2018年7月。2019年1月,作为随军家属,薛美丽被安置在该管理中心工作,从此开始了与这片美丽湿地的“亲密接触”。但在此之前,从事法律工作的她对湿地保护有关知识却一无所知。

薛美丽此前在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拍到的黑脸琵鹭(上图)和斑嘴鸭(下图)。

“地方也没有可直接借鉴的经验,我便向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及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咨询学习。”《东亚鸟类野外手册》《鸟类图鉴》等书籍是薛美丽的“掌中宝”,每当在湿地拍到一种鸟,她就仔细查阅书籍,对照学习。

随着对湿地的了解逐渐增加,薛美丽意识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需要更多人的努力。2021年6月,她和4名摄影“发烧友”一同成立了昌江爱鸟队——希望用相机记录湿地,为湿地生态研究提供更多相关的信息支撑。

昌江爱鸟队成立不久,便为昌江湿地保护带来了一个惊喜。“2021年8月28日,我们在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进行鸟类生态监测时,首次记录到3只紫水鸡幼崽,标志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紫水鸡已经在这繁衍生息。”回忆起最初的拍摄过程,薛美丽依旧兴奋难掩。

薛美丽告诉记者,2008年,省林业部门首次发现紫水鸡在海尾湿地公园“落户”,但此后未曾有人拍到紫水鸡繁殖的相关影像。作为一名湿地保护工作者,长时间没有见到紫水鸡繁殖,她担心是周边村民人为干扰或违法捕捉,使紫水鸡受到了打扰。

薛美丽在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进行鸟类监测。(本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此,她和队友们常常利用中午和周末时间到湿地蹲守。“直到我们拍到1只紫水鸡带着3只幼崽出现在湿地公园,才算放下心来。”薛美丽说。

宣传教育也是湿地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每月的生态监测中如有新发现或遇到相关的科普活动日,薛美丽都会在网上发布相关文章,现已发布100余篇。而在“世界湿地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物种多样性日”等主题日时,她和队友还会走入校园,为学生科普鸟类和湿地保护的知识,引导更多人加入保护湿地的队伍。

(本报石碌3月22日电)

标签: 湿地公园 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