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 袁宇

从空中俯瞰琼海,清澈的万泉河水静静流淌,两岸郁郁葱葱,水鸟嬉戏其中,偶有一排竹筏撑过,胆大的鸟儿逐筏而去,绘成一幅人鸟和谐的生态美景图。

绿意盎然的万泉河,是琼海最美丽的绿色名片。一直以来,琼海把生态当成眼睛一样去保护,不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着力解决一批影响当前和长远发展的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绿色幸福感”显著提升。

在琼海博鳌沙美村,五百六十八亩鱼虾塘让位给红树林湿地。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持之以恒 以高度责任感与有力措施守住生态红线

从白石岭登高远眺,四周目之所及,皆是绿色。

“琼海的天气太好了,天蓝蓝、水清清,我一来就爱上了这里。”在白石岭游玩的张艳惠是新琼海人,她喜欢带着孩子们登白石岭,“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活动空间也更广。”

琼海的好生态,吸引了不少“候鸟”落地“建巢”。数据显示,2021年,琼海市区空气质量总有效监测天数359天,其中优级天数300天,良级57天次,空气质量优良率(AQI≤100的比例)为99.4%。地表水水质优良率9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好生态得益于不懈坚守。琼海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牢牢守住生态红线,以高度责任感与有力措施推动一系列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严格石化、制药、汽车维修喷涂、包装印刷等行业管理,督促6家工业锅炉污染源企业全部安装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在深化固定源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强化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面源大气污染防治,督促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100%”措施。

游客畅游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突出对饮用水水源地和固废堆存场地及特定农用地等地类区域开展重点治理与修复。完成地块污染调查报告和地块治理方案编制,从源头入手强化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污染风险管控。整改15座非正规垃圾堆放场,安全利用2.3万亩受污染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21年共推广化肥减施、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面积8万亩次,并示范推广土壤改良技术。大力支持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综合利用,实现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加快补齐水污染防治短板。建设乐城先行区南岸污水处理厂,实现12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36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农村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

——全力落实环保督察整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销号任务26项全部完成,整改销号率100%,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完成率90%。海南省百日大督察反馈的189个短期重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海南日报记者还了解到,琼海市还通过全面落实“湾长制”“河长制”,加强对河湖水系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并通过落实海上环卫制度,构建完整的收集、运输、处理体系,以陆海统筹的方式牢牢守住碧海蓝天。

琼海市潭门镇福田村的一片湿地成为鸟类乐园。 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久久为功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一张蓝图干到底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突破,才能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琼海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琼海已初步构建“三线一单”生态分区管控体系,通过“划框子”“定规则”,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矩立在前面。过去五年里,琼海累计拆除违法建筑超30万平方米,并推广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218.47万平方米。

为了巩固好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琼海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让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久久为功。

据介绍,琼海通过编制《琼海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规合一”,规划中明确了生态保护空间和开发空间,划定了耕地控制线、林地控制线、建设用地边界线等多条控制线,成为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梁八柱”中的一根“大梁”。

同时,琼海严格落实围填海管控政策,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和岸线开发管控制度,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动真碰硬才会有成效。琼海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制度和政策,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完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规划调整约束机制。

记者了解到,琼海还全面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在现有基础上不增加。

“市政府持续深化闲置建设用地清理处置,推动低效土地再开发利用。”琼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琼海市存量国有建设用地专项清理处置工作尚未处置到位的闲置土地以及新增的涉嫌闲置土地115宗0.8249万亩,已纳入相关工作方案进行处置。

2022年初,随着全省“六水共治”攻坚战动员部署会召开,这项标志性工程在琼海也拉开大幕。琼海明确,举全市之力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科学地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全面摸清底数,分轻重缓急补齐弱项短板,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系统治水。通过高质量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恢复水生态、提高水质量、保障水安全。

琼海还明确,坚持共治共享,推进全民治水等“四个坚持”,突出截污水、畅堵水、涵养水、节用水等措施,采取项目化、清单化、图斑化、具体化,高标准高要求推进“六水共治”

目前,琼海全市已谋划48个治水项目,总投资约27.52亿元。“十四五”时期,琼海市水务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36.87亿元,围绕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城乡给排水设施建设、缤纷海岸建设、智慧水务等内容,将再谋划一批重点治水项目。

绿色发展

抓住生态特色资源 塑造全域旅游新名片

好生态成为好风景,为琼海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磅礴动力。

以沙美村为例,在沙美村的发展过程中,不砍树、不填湖,反而把“山水林田湖海”等生态元素当成一个有机整体,实施退塘还林还湿,进行生态保护修复,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博鳌镇党委书记吕先亮透露,沙美村先后清退鱼塘虾塘复植红树林568亩,形成了以红树林保护为主的湿地生态区,又修复了龙潭岭和周边15处生态破损区域面积1100多亩,完成博鳌地区8条约50公里道路的沿线绿化美化工作,种植各类绿化彩化植物超过80万株,“把具有特色的田园风光和乡村风貌展现出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沙美村村民王小艾看到村子一天一个新变化,决定在家门口创业开农家乐,“我们的农家乐一开门生意就很好,现在已经积累了很多回头客。沙美村的变化还上了新闻联播,我感到特别自豪和骄傲。”2019年,沙美村一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当年旅游收入就高达600多万元。

沙美村的蝶变,也是琼海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美丽缩影。近年来,琼海先后因地制宜打造了南强村、沙美村等一批五星级美丽乡村,博鳌国家农业公园、九曲生态公园、沙美湿地公园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构成了“多点布局、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全域美丽乡村格局。

抓住生态这一最亮眼的特色资源,琼海成功塑造了全域旅游新名片,逐渐成为海南东部旅游热门打卡地,也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方面,琼海同样奋力前进。记者了解到,2021年,琼海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引进蔚来公司在琼海建设换电站,比亚迪、威马、小鹏、奇瑞、吉利等车企入驻琼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展示基地,并开展琼海市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本,实现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的互联互通,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琼海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底,琼海碳排放强度较“十二五”末累计下降27.06%。

琼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琼海将继续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光伏等绿色能源,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全面实施禁塑行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擦亮绿色生态名片,推动绿色发展成为标杆,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扛起琼海担当。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琼海将更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

(海南日报嘉积4月25日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