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千世界看自然美景像变魔法似的切换,深入现代化温室大棚发现家乡特色农产品的秘密,鲜活的时事热点塑造着学生的三观……这是蔡甸区实验高中地理教师莫晓璎的课堂一幕幕。从事地理教学10年来,莫晓璎不断摸索出新奇的授课方式,在校园里刮起一股“莫旋风”,让学生分分钟被圈粉。

自然美景“搬”进课堂

“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教材。”在莫晓璎看来,地理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和大自然对话能力”的课程。自2011年担任地理学科教学以来,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走遍身边富有地理特色的地区,拿起相机拍下一张张自然景观照片,并在课堂上展示,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一片树叶、一抹云彩、一株小草……10年下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莫晓璎的微观镜头中,看到了一个神奇的自然世界。“在地理课堂上讲到影响河流水位的因素,很多学生都知道是由降水和气温的特点决定的。但是,这种公式化的学习方法,只会让学生的视野局限在课本上,知识点也容易忘记。”于是,莫晓璎以紧邻蔡甸区的汉江为例,将之前拍下的丰水期和枯水期照片,给学生观察辨认。

“5—10月,武汉正值夏秋季节,降雨量大,汉江进入丰水期,昔日江边的茵茵绿草已被淹没大半;冬季武汉降雨量小,汉江处于枯水期,这时大面积河滩裸露在外。”学生们发现,原来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景象变化如此之大,而不仅仅是印象中的那些数字和概念。

莫晓璎还特意申请加入了一个全国地理教师摄影群,将群里来自五湖四海的美景照片分享给学生。“在学到区域地理时,这些老师拍下的照片作为教学的补充素材,刚好派上了用场。”莫晓璎说,例如西北的大漠落日、东北的莽莽林海、江南的蒙蒙细雨,学生看到后对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有了更新的认识。

动员学生讲述家乡特色农产品

莫晓璎认为,相比课堂上的书本学习,在生活中去了解地理知识更难能可贵。一次,学生们在预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时,她给每个小组布置了一个课前作业,要求实地了解家乡的特色农产品,记录下生长环境的特点,然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讲述给其他同学听。

“现在很多孩子五谷不分,从来没有干过农活,这种户外调查的体验,比单纯的上课效果好得多。”莫晓璎说。不少学生回家后,跟着农户走进现代化温室大棚后得知,以前的农业都是自给自足型,现在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蔡甸的农业呈现规模化发展的趋势,草莓、西瓜成了畅销的水果。

莫晓璎说,蔡甸区金鸡村由于盛产藜蒿,是闻名全国的“楚天藜蒿第一村”,班上有几名学生住在金鸡村附近,便“组团”前往一探究竟。一排排钢架大棚顺着田埂绵延,满畈藜蒿焕发出勃勃生机,眼前的场景让学生们颇为惊讶,原来平时饭桌上的藜蒿是这样长出来的!大家仔细询问了一番后才明白,这一根根藜蒿嫩脆绿香、根茎粗壮,与蔡甸这方土壤有着紧密关联。

“蔡甸藜蒿的种植区域多为以垄岗为主体的丘陵性湖沼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富含有机质。加上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造就了蔡甸藜蒿生长的特殊生态环境。现在,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蔡甸藜蒿实现了大规模的人工种植,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课堂上,学生们分享起满满的“干货”。莫晓璎说,带了多年的地理课,无论教材怎么变,这种课前调查作业一直未变。

用时事热点启发心智

莫晓璎的地理课堂,不仅是让学生看尽三山五岳,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每当看到一些时事热点后,她都会结合相应的地理知识,第一时间跟学生展开讨论。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嫦娥探月、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二号飞天……学生们喜欢莫晓璎在课堂上的“时事引入”,地理课也是很好的思政课堂。

莫晓璎回忆称,当年求职时,有一道面试题目令她印象深刻,大意是“你怎么理解‘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句话”。如今时过境迁,莫晓璎已经记不起来当初是如何回答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从踏进校园的那一刻,我就准备好了用一生去回答这个问题。“

(记者 彭年)

标签: 自然美景 课堂 地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