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共有49所高校的50个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其中,上海有三所高校入选,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现代生物医药产业联合学院、东华大学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和上海大学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

多位上海高校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现代产业学院均“落子”人才紧缺的重点领域,高校纷纷主动扩大企业“朋友圈”。对接最前沿的创新需求,校企双方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学与行业科学对接,通过开发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双师”双向流动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引企入教”

去年7月,教育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根据《指南》,经过4年左右时间,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古元冬告诉记者,以集成电路领域至少20万-30万的技术人才缺口来看,全国1万-2万名“对口”的毕业生,可谓杯水车薪。“产业学院的成立打破了学科壁垒,让育才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指南》指出,要推进“引企入教”,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

进一步推进“引企入教”,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高校课程教学内容的迭代,要跟上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要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记者注意到,《指南》中还明确,现代产业学院要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基于行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生产流程,创新多主体间的合作模式,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构建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最新生产设备的投入往往高达几十亿元,高校一般很难负担起建立整条产业链的实验场地。现在,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有一条每年耗资达1亿元的集成电路中试生产线,如今,这里20%的资源向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的学生开放,供100多名研究生进行全流程的项目实践。

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解决师资难

教学高质量发展,师资是现代产业学院必须“跨越”的一道坎。事实上,囿于制度和待遇问题,企业很少有高级技术人才愿意“回流”高校。未来,伴随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提速,更多高校也将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

如今,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50%的导师来自企业一线。古元冬就是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CTO,他也是校企“联聘导师”的一员。“过去兼职、客座的形式往往参与度不够,现在,掌握最前沿的产业技术的高水平人才就是学生的导师。通过产业学院和企业联手,为企业储备更多更‘合用’的人才。”他表示,下一步,产业学院将和更多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引进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任教,探索实施产业导师制度。

(记者 储舒婷)

标签: 交易部 现代产业学院 企业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