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诺和”)首发上会,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阳光诺和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本次股票的发行总量不超过2000.00万股,拟募集资金4.84亿元,分别用于特殊制剂研发平台项目、药物创新研发平台项目、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项目。

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04.99万元、1.35亿元、2.34亿元、2.3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98.05万元、2071.75万元、4740.07万元、5097.5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01.16万元、4410.87万元、5697.26万元、4739.97万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3735.65万元、1.43亿元、2.32亿元、2.35亿元。

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阳光诺和总资产分别为1.10亿元、2.01亿元、2.86亿元、3.56亿元,总负债分别为7682.16万元、1.28亿元、1.67亿元、1.85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母公司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69%、53.22%、50.98%及49.06%,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99%、24.08%、22.31%、18.00%。

阳光诺和流动比率分别为0.97、0.96、1.09、1.27,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流动比率1.93、1.87、3.06、4.49;公司速动比率分别为0.94、0.93、1.07、1.24,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速动比率1.61、1.59、2.73、4.14。

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阳光诺和还原合同资产后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20.42万元、6136.41万元、8102.46万元和1.0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6.05%、45.52%、34.70%和33.98%(年化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14、3.31、3.28和3.34(年化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同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除海特生物)分别为3.47、3.42、2.89。

公司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占比较高,2017年、2018年公司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余额高于当年净利润,2019年和2020年9月30日,公司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余额与同期净利润差额分别为672.84万元、776.44万元,直逼净利润。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291.57万元、3942.54万元、4120.47万元、4412.08万元,占应收账款余额比例分别为63.93%、64.25%、50.85%、41.52%。

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阳光诺和存货金额分别为149.07万元、389.28万元、374.05万元和508.22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27%、3.27%、2.06%和2.16%。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4.99、28.85、33.11、35.22(年化后)。

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9.71%、42.38%、45.89%和50.35%,整体呈上升趋势。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42.88%、44.18%、44.88%、47.18%。

阳光诺和管理费用率远超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最高,主要因为公司管理人员数量逐年增加。

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3.04%、12.52%、12.97%和13.45%,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4.07%、12.55%、14.40%、15.15%。职工薪酬在管理费用中的比例分别为69.29%、68.86%、71.92%、67.87%。

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31%、2.41%、2.57%和2.13%,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78%、6.28%、8.16%和8.50%。

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商誉的账面价值分别为0.00万元、2051.08万元、2051.08万元和2605.72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00%、10.18%、7.18%和7.33%。

阳光诺和药物药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等业务主要集中在仿制药领域,创新药领域收入占比较低,相比于行业龙头企业竞争能力存在不足。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在全面综合型CRO中,药明康德2019年营业收入则为128.72亿元、康龙化成37.57亿元。在细分专业型CRO中,泰格医药2019年营业收入28.03亿元、昭衍新药6.39亿元、美迪西4.49亿元。

报告期内,阳光诺和存在持续关联交易,且关联交易较多。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关联销售的金额分别为1251.29万元、3251.12万元、3539.05万元和2522.8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71%、24.12%、15.15%和10.76%。

关联企业百奥药业同时为公司报告期各期的第一大客户,在阳光诺和实际控制人利虔实际控制之下。

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百奥药业提供研发服务的金额分别为934.88万元、3032.04万元、3357.41万元和2086.2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93%、22.49%、14.38%和8.90%。

2017年,朗研生命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1035.72万元,其中向百奥药业销售890.56万元。2018年,朗研生命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2775.37万元,其中向百奥药业销售2735.54万元。2019年,朗研生命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3293.70万元,其中向百奥药业销售3253.70万元。2020年1-9月,向百奥药业销售2086.22万元,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报告期内,阳光诺和与关联方存在较多资金往来与借款。阳光诺和向实控人利虔拆出资金825.35万元,原因为报告期前个人资金周转需求。向刘宇晶多次拆出资金合计71万元,原因为个人资金周转需求。公司还向包括永安制药、百奥药业、朗研生命多次拆出资金满足其经营资金周转需求。5家拆入资金关联企业包括朗研生命、永安制药、卡威阳光、百奥药业、诺和德美,1名自然人为康彦龙。

此外,2017年至2019年,朗研生命、百奥药业代阳光诺和发放工资,各期金额分别为51.15万元、75.94万元、40.00万元;2017年,阳光诺和代永安制药发放工资34.07万元。百奥药业、利虔、林娟、刘宇晶为阳光诺和银行借款提供担保;利虔、百奥药业、卡威生物为阳光诺和融资租赁提供担保。

中国经济网向阳光诺和董事会办公室发去采访提纲,公司仅表示,有关信息已严格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在招股书内进行了详实的披露,一切以招股书为准。

药物研发服务公司拟科创板上市

据招股书,阳光诺和主营业务是为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研发外包服务,致力于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较早对外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公司(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之一。公司作为医药制造企业可借用的一种外部资源,在接受客户委托后,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支具有高度专业化和丰富经验的研究队伍,从而帮助医药制造企业加快药物研发进展,降低药物研发费用,并实现高质量的研究。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及创新药开发等方面的综合研发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药学研究服务包括原料药与制剂工艺研究、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等;临床试验服务包括I-IV期临床试验研究、生物等效性试验(BE)研究;生物分析服务包括运用先进的质谱分析平台、免疫分析平台、细胞分析平台、分子生物学分析平台进行方法开发、方法验证、生物样本检测研究等。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利虔直接持有阳光诺和2206.95万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36.78%,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利虔,男,1981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专肄业。2002年7月至2005年6月,历任北京德众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成部实验员、项目经理、项目立项组组长;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任北京聚德阳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9年3月投资创建阳光诺和有限,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任阳光诺和有限执行董事、总经理;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任阳光诺和有限董事、总经理;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任阳光诺和有限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2月至今,任朗研生命执行董事;2016年3月至今,任百奥药业董事长;2016年12月至今,任永安制药董事长;现兼任朗研生命总经理,百奥药业总经理,北京屹东博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监事;2020年3月至今,任阳光诺和董事长。

阳光诺和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本次股票的发行总量不超过2000.00万股,拟募集资金4.84亿元,其中1.84亿元用于特殊制剂研发平台项目、1.30亿元用于药物创新研发平台项目、6203.24万元用于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07亿元用于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项目。

业绩持续增长

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04.99万元、1.35亿元、2.34亿元、2.3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98.05万元、2071.75万元、4740.07万元、5097.5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01.16万元、4410.87万元、5697.26万元、4739.97万元。

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3735.65万元、1.43亿元、2.32亿元、2.35亿元。

1 (1)

报告期各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714.42%、218.78%、118.86%和91.36%。

招股书称,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于净利润主要原因如下:资产减值准备及固定资产折旧未形成经营性现金流出;营业收入逐年增加使得公司应收账款余额逐年增大,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在手订单金额逐年增加使得公司预收款项逐年增大,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在上述因素综合影响下,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合理性。2020年1-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差异较小。

2020年3季度末负债1.85亿元偿债能力不及同行可比公司

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阳光诺和总资产分别为1.10亿元、2.01亿元、2.86亿元、3.56亿元,总负债分别为7682.16万元、1.28亿元、1.67亿元、1.85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母公司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69%、53.22%、50.98%及49.06%。

招股书称,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主要是公司预收账款规模较大,且近年来未进行大额股权融资所致。虽然公司出现大规模退还客户预收款项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正常履行合同而将预收账款转化为收入,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将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债务风险。

报告期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99%、24.08%、22.31%、18.00%。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阳光诺和流动比率分别为0.97、0.96、1.09、1.27,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流动比率1.93、1.87、3.06、4.49;公司速动比率分别为0.94、0.93、1.07、1.24,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速动比率1.61、1.59、2.73、4.14。

3 (1)

报告期内,公司短期借款金额分别为2000.00万元、0元、1200.00万元、1500.00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29.38%、0%、7.20%、8.11%。

同期,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562.01万元、3,170.23万元、7,648.95万元、6,105.31万元。

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直逼净利润

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阳光诺和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875.58万元、5616.92万元、7543.66万元、5312.8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8.51%、47.17%、41.56%、22.59%。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还原合同资产后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20.42万元、6136.41万元、8102.46万元和1.0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6.05%、45.52%、34.70%和33.98%(年化后)。

公司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占比较高,2017年、2018年公司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余额高于当年净利润,2019年和2020年9月30日,公司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余额与同期净利润差额分别为672.84万元、776.44万元,直逼净利润。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291.57万元、3942.54万元、4120.47万元、4412.08万元,占应收账款余额比例分别为63.93%、64.25%、50.85%、41.52%。

5 (1)

公司称,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逾期比例较高,主要原因系公司合同约定的付款信用期较短,由于公司客户以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为主,包括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子公司、国有企业等,客户实际付款需要履行内部流程并按照其资金情况陆续安排付款,导致客户实际付款容易出现逾期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14、3.31、3.28和3.34(年化后),2017年、2018年、2019年,同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除海特生物)分别为3.47、3.42、2.89。

2020年3季度末存货508万元

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阳光诺和存货金额分别为149.07万元、389.28万元、374.05万元和508.22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27%、3.27%、2.06%和2.16%。

招股书称,公司为研发型企业,主要成本为人力成本及外协费用,故报告期末原材料余额占流动资产比例较低,符合行业特点和公司经营情况。

1 (1)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4.99、28.85、33.11、35.22(年化后)。

毛利率呈上升趋势

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9.71%、42.38%、45.89%和50.35%,整体呈上升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药学研究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4.48%、54.08%、51.31%和59.20%,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8.91%、28.68%、39.39%和34.34%。

报告期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42.88%、44.18%、44.88%、47.18%。2017年至201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比较接近,且处于同行业可比区间内。

管理费用率超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

阳光诺和管理费用率远超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最高,主要因为公司管理人员数量逐年增加。

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管理费用分别为830.70万元、1687.00万元、3028.41万元和3155.1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分别为23.04%、12.52%、12.97%和13.45%。

报告期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4.07%、12.55%、14.40%、15.15%。

1 (1)

报告期内,阳光诺和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分别为575.56万元、1161.58万元、2177.91万元和2141.25万元,逐年增加,在管理费用中的比例分别为69.29%、68.86%、71.92%、67.87%。

招股书称,主要是因为公司管理人员(含管理层、行政、财务、人力等人员)数量逐年增加,由2017年末的30人增长至2020年9月末的105人。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19.40万元、325.26万元、599.87万元和498.4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分别为3.31%、2.41%、2.57%和2.13%。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80.49万元、846.06万元、1906.55万元和1993.5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78%、6.28%、8.16%和8.50%。

截至2020年3季度末商誉2606万元

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商誉的账面价值分别为0.00万元、2051.08万元、2051.08万元和2605.72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00%、10.18%、7.18%和7.33%。

公司商誉为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诺和德美及弘生医药形成的。

2018年4月,公司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托新权、邵妍持有的诺和德美100%股权。本次交易双方根据2017年末诺和德美、阳光诺和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在手订单等情况,协商确定2017年末诺和德美估值约2000.00万元,阳光诺和投后估值约2.50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持有诺和德美100%股权,诺和德美原股东托新权、邵妍持有公司8.00%股权。根据2020年3月10日中铭国际资产评估(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中铭评报字[2020]第16055号《资产评估报告》,经收益法评估,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诺和德美评估价值为2041.02万元。经交易双方确认,本次收购对价为2041.02万元。公司将投资成本与收购日诺和德美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商誉2051.08万元。

根据中铭国际资产评估(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中铭评报字[2020]第16187号《资产评估报告》,经收益法评估,于评估基准日2020年2月29日,弘生医药评估价值为630.00万元。2020年2月,经公司与弘生医药原股东协商,公司以600.00万元现金对价收购了弘生医药100.00%股权。购买日弘生医药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5.36万元,公司将投资成本与收购日弘生医药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商誉554.64万元。

招股书称,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诺和德美、弘生医药经营状况良好,公司不存在大额商誉减值的风险。

公司于2018年3月收购诺和德美,2018年、2019年、2020年1-9月,诺和德美(单体)营业收入分别为5287.54万元、8532.33万元、7159.2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10.78万元、1110.72万元、1319.02万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诺和德美(单体)在手合同为3.35亿元。

公司于2020年2月收购弘生医药,截至2020年9月30日,弘生医药在手合同为1566.16万元。

3 (1)

业务规模与龙头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阳光诺和药物药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等业务主要集中在仿制药领域,创新药领域收入占比较低,相比于行业龙头企业竞争能力存在不足。

报告期内,公司仿制药开发业务的收入占比为70%左右,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收入占比为20%左右,创新药开发的收入占比为8%左右。

公司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仿制药领域,创新药领域的收入占比较低。而且,报告期内,公司创新药开发收入主要来源于Ⅰ-Ⅳ期临床试验服务业务。而行业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在创新药领域的收入占比较高。因此,在业务范围方面,公司与行业龙头企业相比竞争能力存在不足。

此外,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及细分业务规模与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行业内龙头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在人员规模、业务经验、临床试验基地资源等方面,竞争能力存在不足。

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阳光诺和及子公司员工总数分别为184人、424人、640人和719人。

其中,各期末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人数分别为143人、332人、534人和666人;各期末实习生人数分别为41人、92人、106人和53人。

在“药学+临床”综合型CRO公司中,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中的博济医药、百花村(华威医药)、太龙药业(新领先)规模相当,而高于海特生物(汉康医药)。

全面综合型CRO公司和细分专业CRO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均远高阳光诺和。

在全面综合型CRO中,药明康德2019年营业收入则为128.72亿元、康龙化成37.57亿元。在细分专业型CRO中,泰格医药2019年营业收入28.03亿元、昭衍新药6.39亿元、美迪西4.49亿元。

关联方为第一大客户

报告期内,阳光诺和存在持续关联交易,且关联交易较多。

2017年至2020年1-9月,阳光诺和关联销售的金额分别为1251.29万元、3251.12万元、3539.05万元和2522.8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71%、24.12%、15.15%和10.76%。

其中,公司向关联方百奥药业提供研发服务的金额分别为934.88万元、3032.04万元、3357.41万元和2086.2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93%、22.49%、14.38%和8.90%。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对关联方的在手合同金额为3548.27万元,占公司在手合同总额的比例为3.14%;其中,公司对百奥药业的在手合同金额为2286.50万元,占公司在手合同总额的比例为2.03%。

关联企业百奥药业同时为公司报告期各期的第一大客户,在阳光诺和实际控制人利虔实际控制之下。

百奥药业成立于1995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15年3月,百奥药业被朗研生命收购。朗研生命持有99%股权的公司,且利虔担任其董事长、经理。而朗研生命为利虔持有51.20%股权的公司,并担任其执行董事、经理。

报告期内,公司向百奥药业提供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生物分析等服务。报告期内,百奥药业业务领域主要分布在心脑血管类、抗病毒类、儿科类、泌尿肾病科等。阳光诺和为百奥药业所提供服务在未来市场应用领域也主要集中于此。

招股书披露的公司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情况显示,2017年,朗研生命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1035.72万元,其中向百奥药业销售890.56万元。2018年,朗研生命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2775.37万元,其中向百奥药业销售2735.54万元。2019年,朗研生命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3293.70万元,其中向百奥药业销售3253.70万元。2020年1-9月,向百奥药业销售2086.22万元,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与关联方资金拆借频繁

根据招股说明书,报告期内,阳光诺和与关联方存在较多资金往来与借款。

向关联方拆出资金方面,阳光诺和向实控人利虔拆出资金825.35万元,原因为报告期前个人资金周转需求。向刘宇晶多次拆出资金合计71万元,原因为个人资金周转需求。

公司还向包括永安制药、百奥药业、朗研生命多次拆出资金满足其经营资金周转需求。

1 (1)

向关联方拆入资金方面,阳光诺和向5家关联企业和1名自然人拆入资金。

5家拆入资金关联企业包括朗研生命、永安制药、卡威阳光、百奥药业、诺和德美,1名自然人为康彦龙。

康彦龙作为公司原控股股东朗研生命的股东,以个人经营贷方式向银行借款2400万元,用于公司短期经营资金。

此外,2017年至2019年,朗研生命、百奥药业代阳光诺和发放工资,各期金额分别为51.15万元、75.94万元、40.00万元;2017年,阳光诺和代永安制药发放工资34.07万元。

百奥药业、利虔、林娟、刘宇晶为阳光诺和银行借款提供担保;利虔、百奥药业、卡威生物为阳光诺和融资租赁提供担保。

标签: 阳光诺 小逾期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