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宜昌的陈女士收到某国有大行的一条短信提示,内容为“为落实资管新规系列要求,我行‘财富鑫鑫向荣’人民币理财产品将由开放式非净值型调整为开放式净值型。”陈女士十分不安,“购买的保本理财产品会亏本吗?”“银行有权单方面调整理财产品吗?”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理财收益 打破刚性兑付

记者采访该国有大行了解到,按资管新规要求,该行“财富鑫鑫向荣”理财产品的确正在调整期,调整时间为8月27日至8月29日,原产品运作模式为开放式非净值型,调整后产品运作模式为开放式净值型,风险等级未发生变化。

“转为净值型产品后,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由固定利息收益转变为浮动收益,二是灵活性下降,持有期内客户不能赎回本金和收益。”该行个金部工作人员介绍,以某客户投资20万元为例,此前,这款产品采用分档计息,3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30%,90天为3.25%,假设客户申购20万元,1个月收益为378.08元,3个月收益为1602.73元,收益固定且有保障。调整后,假设客户在8月20日申购20万元,当期理财单位份额净值为1.008元,则客户实际申购198412.69份。11月18日后,客户赎回金额=申购份数×当期理财单位份额净值,收益为浮动收益,银行不再刚性兑付。

“这并非个例,此前,我行按资管新规的相关要求,已有多款理财产品进行转型。转为净值型理财后,这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3%-4%,属于中低风险,本金亏损的概率极低,是一款比较稳健的理财产品。”该行理财经理介绍,8月27日至29日调整期内,银行会将“老”产品的理财收益以现金方式返还账户,本金申购为“新”净值型理财,客户持有总额保持不变,开放日期间,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申购或赎回,在网点柜台办理也很方便。

理财产品 转型进入快车道

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今年年底结束,银行理财市场的净值化转型已进入冲刺阶段,非净值型理财产品正加速退场,存量整改已经接近尾声,“老”理财产品转型已经进入快车道。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单方面调整理财、终止理财产品的做法,看似是一项并不平等的“霸王条款”,但是从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条款规定来看,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都规定银行有权提前终止或调整。以工行为例,其产品说明书中就明确表示:“为保护客户利益,工商银行可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提前终止本产品。除本说明书第七条约定的可提前赎回的情形外,客户不得提前终止本产品。”因此,从合同约定来看,银行由于法律法规或政策变化导致的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是合规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收益上可能会有一定损失。

“从合法合规角度来看,银行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均带有免责事项,也符合监管和市场指引的方向,无可厚非,但从合情的角度来看,银行应该考虑投资者感受,加强双方沟通。”一位分析人士提醒,手头仍持有老产品的投资者,建议定期关注机构公告。

市民投资 意识加强热情不降

“保本理财‘谢幕’,并没有影响到市民的投资热情。从目前情况看,市民的理财观念正从传统理财向净值型理财转化。我们会在接受咨询时,提示市民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配置一定的基金、资管计划等代销类产品。”某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快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该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种类从原先的4种,提高到了14种,给市民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工作人员在接受理财咨询时,也会主动向市民解答政策。从销售情况看,封闭期为3个月和6个月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最受欢迎。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累计新发产品2.55万只,累计募集资金62.41万亿元,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37.51亿元。另外,202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截至6月底达6138万个,较年初增长47.45%。其中个人投资者仍是主力,占比99.61%。

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投资需求增加,投资意识加强,是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房住不炒”政策逐步深入推进、经济环境趋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意愿更加强烈,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有所提高,投资金融资产的需求更加强烈。

标签: 资管新规 保本理财 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