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节,他们守护万家烟火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工人日报-中工网通讯员 赵明锐

大年初七,春节假期结束开工第一天,当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再次来到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以下简称“引进分厂”)时,净化操作岗位上的职工换成了新的一轮班,先前值守的职工踏上了归家路,大年初四回厂的职工已经奋战了好几天。

早上9时,引进分厂领导班子来到生产班组,再次送上新春慰问。“感谢你们的付出,春节期间共处理原料天然气近1500万立方米,坚定履行了保供使命。”阵阵掌声响起,既为这一份成绩,也为坚守一线的每个人。

这把记者的思绪拉向了7天前。

1月31日,除夕,当千家万户团圆时,远离重庆主城100多公里的长寿区海棠镇,引进分厂的职工们,在紧张地忙碌着。

“春节是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我们坚守岗位,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温暖过春节。”在引进分厂中心控制室,厂长文欣的声音坚定有力。

晚上8时,生产一班副班长兰翔坐在控制室的工位上,他注视着面前的每一块屏幕,与同事核对着手中表单上的数据,认真进行交班流程,仔细叮嘱道:“气温下降得很快,这几个数据要特别注意。”

引进分厂的天然气净化操作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上21天班休21天”是他们固定的工作节奏。兰翔告诉记者,他这一轮班要上到大年初四,除夕又在岗位上度过。

交班前,兰翔和同事们吃了顿年夜饭。平时他们都是吃食堂的盘餐,当天是除夕,厂里特地准备的火锅。晚6时,火锅宴开始,没有推杯换盏,没有欢声笑语,只有厂区挂上的红灯笼和食堂墙上贴上的“福”字透着年味。

“从2009年进厂到今年,印象里只有一两年除夕是在家里过的。”兰翔回忆道。兰翔和妻子都是引进分厂职工,虽在一厂,但岗位不同,也使得两个人很难同时休息。

“盐酸罐液位正常、氮气储气罐压力正常、空气压缩机运转正常……”从接班开始,中控室的对讲机就不断响起,巡检员将生产情况迅速反馈过来。生产四班的女职工罗晶,就是巡检员之一,此时她正在负责区域巡检,穿梭在各个设备之间。

户外的温度接近零摄氏度,夜幕下一排排装置管道伫立,罗晶的身影在当中显得更加娇小。她腰上别着工具包,肩上背着十几斤重的空气呼吸器,手上拿着记录数据的电子平板,一圈巡检下来,汗珠已经把安全帽檐浸湿。“这一轮班我是夜班岗,从晚上8时到次日早上8时,整整12个小时。”她告诉记者,每两个小时就需要巡检一次。

罗晶是2010年来到的引进分厂,成为一名天然气净化操作工,这十几年来同样是很少在家过除夕。巡检结束后,趁着休整的片刻时间,她拿出手机和老家的孩子连通了视频。

挂掉电话,罗晶回到值班室,在空调吹出的热风前,她一边搓着冰冷的双手,一边就巡检过程中发现的技术疑问咨询着邓师傅。“很多职工都称他‘师爷’。”罗晶口中的“师爷”名叫邓志辉,在引进分厂工作了34年。

春节在岗对于邓志辉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这10多年的春节,我都是在工作。”今年春节,邓志辉还遇到了“特殊情况”——妻子摔伤了,只能卧床休息。“也可以和同事调调班,但这样别人就不能回家过春节了。”想到这里,他将妻子从重庆主城接到厂里的家属区,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妻子。“只要是和家人在一起,不管身处何地,都是团聚。”他说。

标签: 春节 万家 烟火 班组 产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