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一线】

原标题:在浙江,越来越多的小企业成长为拥有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引题)

不起眼的小企业凭啥有了“大本事”?(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张益晓

阅读提示

对众多中小微企业来说,在某个细分领域长期耕耘,并最终拥有话语权,是一条理想的跃迁之路。“专精特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协作,补断点、补短板,“小巨人”拥有大能量。浙江“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夺冠”背后是一套组合拳。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上,浙江圣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医疗保障第一站昌平区医院的停机坪建设。这个停机坪,比以往标准化的机坪更大,达到28米。同时,结合全铝结构设计,赋予导流系统、防护系统、清洁系统、导航照明系统等,为冬奥会提供立体化的医疗保障赋能。

在浙江,还有很多如圣翔航空一样的“小巨人”企业。在工信部去年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浙江有308家企业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一。让“小巨人”奔跑起来,背后有着一套组合拳。

为了1微米的技术攻关

在金华中烨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他们的拳头产品: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简称PDC。单看外表,又硬又黑,十分普通。然而,这是一种新型复合超硬材料,通过将金刚石微粉与硬质合金基体在超高压高温下烧结而成。

“它的特点很明显,兼具聚晶金刚石极高的耐磨性和硬质合金的高抗击性。”金华中烨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建中说,产品主要用于油气、页岩油气钻探开发及高端切削加工用刀具领域。

此前,囿于技术等原因,我国的聚晶金刚石复合超硬材料依赖进口,生产成本巨大。如一块直径55毫米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进口价需要3000元。

2014年,在时任金华市科技局局长徐东成的带领下,申建中等人先后4次奔赴中南大学商谈校企合作事宜。公司抱着“成为超硬材料技术的引导者”的信心,依托中国科学院金华科技园,建立了由海外归国博士等组成的技术攻关团队,开展夙兴夜寐的研究。

回忆起那段日子,团队工程师魏芝勇十分感慨,“太不容易了”。他说,要消除1微米的金刚石粉末团聚状态是国际难题。“纯度越高,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才会越硬,这正是我们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团队成员李林卫说。

从原材料金刚石微粉合成一片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要经历几十道工序,只有每道工序都完美,才能生产出性能极高的成品。以超高压工序为例,要将半成品放在6万个大气压、1500摄氏度高温工艺条件下合成。“温度左右相差一度,就有可能导致失败,发生高压舱爆炸。”申建中说,爆炸一次就是损失10万元,这样的失败也经历过好多次。

在经历一年多的不断试验后,金华中烨的技术攻关团队终于取得成功。而后,金华中烨在高端刀具用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金刚石-高钒钛硬质合金聚晶复合片、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组装结构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公司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8项,受理发明专利1项。

让屋顶停机坪变成现实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重达几吨甚至十几吨的直升机在楼顶平稳地降落。作为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圣翔航空科技公司攻克的正是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

实际上,圣翔一开始抛出这一想法时,许多人不以为然。甚至有建筑师直言,中国传统建筑顶楼是没有承重功能的,别说直升机降落,就连停机坪本身建造也可能对整幢楼造成安全影响。

圣翔却让屋顶停机坪变成现实。较之传统停机坪,其最大优势是整个建造过程不需要焊接,不需要混凝土,全铝结构件不仅重量轻,而且拆装简便,就像搭积木。

圣翔原是一家从事钢结构、铝结构设计生产的小企业。2014年,牵手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联合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军民融合直升机停机坪研发中心。整整两年,公司总经理王秋丽“泡”在总参谋部某装备应急保障基地,与米-171、武直9、武直10直升机相伴,专注于一件事:观察、记录,“所有第一手数据,来自一次次飞行起降实践,其中不乏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2016年,军事专家团对“全铝高架式直升机停机坪系统”给出鉴定结果:该停机坪系统多项成果属国内首创,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这也为圣翔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作为“十三五”规划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的核心成员,近年来,圣翔先后参与建设国家级、省级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重大工程。

优中选优,打造隐形冠军

浙江为何能产生这么多“小巨人”企业?“有产业基础,有政府重视,有机制保障,‘夺冠’背后是一套组合拳。”浙江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省经信厅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处处长应云进解释道,浙江在机械加工、电气、装备制造、化学制品等领域积淀深厚,而这些领域本身最能够出“小巨人”。

“浙江‘小巨人’多,背后其实是适宜‘小巨人’生长的产业生态、产业结构,是浙江制造业的支撑,这是根本。”密切关注“小巨人”企业的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副院长邬爱其教授认为,对浙江众多中小微企业来说,在某个细分领域长期耕耘,并最终拥有话语权,是一条理想的跃迁之路。

产业基础是内因,浙江将工作做在前头是有力的助攻。

在国家2011年提出“专精特新”概念后,浙江2012年就出台文件部署落实。

2016年,浙江省政府提出,每年开展省级隐形冠军企业认定,并建立隐形冠军培育库。浙江的“小巨人”,正是在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及培育企业中优中选优向上申报的。

在筛选“小巨人”申报企业时,浙江十分注重国家产业导向,精心挑选符合“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和工业软件领域的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方面的企业。

同时,浙江的筛选标准不得低于工信部的评定标准,比如工信部标准中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为4%,浙江的标准是不能低于4%。事实上,近两年,浙江470家“小巨人”R&D平均标准达到了4.9%。

多名受访者对记者表示,要让更多拥有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奔跑起来,需要厚植土、修好路,助力中小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标签: 专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