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油井高产稳产实时提供井下3800米水驱信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汤国毅 李悦武

注水驱油是国内石油开采的主要方式,精细分层注水,提高水驱效率,是实现油田高产稳产的的重要技术手段。江汉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智能测控研究所主任姚强,日前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历时五年取得的一项新技术:在国内首次采用地面遥控方式调配井下不同层位注水量,实现了注水技术的智能化飞跃,推动油井注水向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快速发展,为油井高产稳产实时提供井下水驱信息。

随着国内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井下层间矛盾更加突出,井下情况的变化及精细化要求对智能注水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生产信息从几千米的井下传输至地面,如何在井筒高温高压的狭小环境下设计将生产信息实时监测、智能遥控调配融为一体的高可靠性智能井下配水器,这些新的技术要求成为油田注水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面对该情况,江汉工程院人调研国内外相关新技术最新进展,尝试新的高可靠性智能工具结构,探索新的井下信息传输方式。

2017年5月,工程院专家赵忠建在一次参观钻井施工时,钻井泥浆循环传输井下信息的方式启发了他,在灵光一闪间,他提出了井下脉动压差传输信号的方法,经过多次方案优化与试验,解决了井下高温高压环境下无线信号双向传输的技术难题。2018年3月,工程院工具专家汪团员、石玉民在电视新闻中看到高铁建设技术发展历程,高铁铺设从现场分立部件的繁杂组合施工、工效低的阶段,发展到高铁轨道段集成化工厂生产、现场模块化搭建的高效铺设阶段,这种高效可靠的设计理念启发了陷在设计难中的工程院专家,于是,提出将井下多种工具集成化设计思路,一方面集成化工具便于工厂生产与检验,极大提高可靠性,另一方面简化多部件现场复杂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智能注水技术团队通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几十次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几百次试制、装配、试验,大量的机电一体化调试及地面、井下系统联调,研发出了新一代井下智能分注系统,申报了新的智能分注系列专利技术,研究了配套智能分注管柱,编制了井下智能分注系统生产及现场施工标准。新的井下智能分注技术,克服了传统封隔器有效期短,智能配水器在井下高温、高压条件下无法长期工作、管柱及生产状态无法实时监测的难题。实现了分层注水全过程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使油藏开发过程对各层的认识更精准,注水井调配工作向精细化、智能化跨越。

现在,江汉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在办公室轻点鼠标,260多公里外的陵76斜6-2注水井地下几千米的各项生产信息便“跃”入眼帘。

“通过远程遥控,开启井口太阳能充电板开关后,地面仪得到指令,采集注水井地下分层注水信息,然后将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至电脑。”姚强说,新的智能配水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井下注水信息,而且还能远程遥控调配注水参数,几秒钟就能按照生产要求完成地下几千米深处各层位注水量的调整,为油井高产稳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标签: 3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