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装备上“户口”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周怿 通讯员 王玉鹏 朱翔

“在我们的关键设备最显眼的地方都有一个金属铭牌,只需用防爆移动终端轻轻一扫,运转情况、保养记录等基础资料就全都查清楚了,就像给设备上了‘户口’。”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黄河钻井装备管理人员李新跃说。

据记者了解,在石油工程行业,设备功能各异、种类繁多,如果运转数据统计不准确、更新不及时,就会导致维修保养跟不上、拖后腿甚至出差错,势必影响生产的安全和时效。而让每台设备都能拥有独一无二的“户口”,是李新跃一直以来的梦想。

“近年来,我们广泛应用低碳设备,网电钻机配置了41套,占到胜利油区的87%。可是,如果现场条件不具备,仍需恢复到传统柴油机驱动模式。”李新跃说,这些设备这次是你用,下次就不知道给谁用了。

据介绍,这些设备调拨频繁,一线人员交接后就必须有一个重新熟悉掌握的过程,而只有准确掌握调拨使用情况、维修保养记录等关键信息,才能确保它们正常运转,发挥出最大功效。

如何让这些关键信息得到快速准确的查询呢?商场里收银员扫描商品条码的动作,给李新跃带来了灵感“能不能将这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移植到设备基础信息的管理上呢?”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就能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而且,这种技术不怕油、不怕水、不怕灰,对我们一线井队来说,非常适合。”黄河钻井共有50多支井队,每支井队有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上千台设备,而一台设备的资料收集、参数整理、录入录出,李新跃就要花去个把小时,工作量可想而知。

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李新跃和装备管理创新团队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信息查询录入,资料、图纸和设备说明书,在他的电脑硬盘里存了300多G。

“有的设备说明书找不到了,有的设备性能参数更新了,只能一遍遍的向厂家咨询、一次次的核准校订”。那阵子,李新跃经常打一通电话就耗光了所有手机电量。

跑现场、翻仓库、找资料、查档案……李新跃和同事们跑细了腿儿、磨破了嘴儿,用了半年多时间,完成了所有关键设备的基础数据、电子台账和电子档案的录入。

当第一块铭牌被镶嵌到设备本体上时,李新跃兴奋极了。“上了‘户口’的设备终于有了自己专属的‘身份证’‘健康码’‘行程码’,检修保养起来更快捷、更方便,也更准确了。”

日前,在第五届中国设备管理大会上,李新跃携《基于RFID 射频识别技术的动态设备管理系统》成果,获得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金点子”发明特等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