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头羊”出战清釜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车玉花

4月4日上午,吉林石化公司染料厂EBA产品包装线上一片忙碌,望着眼前纯白色的EBA粉粒,员工们面露喜色:“全是优等品!这样的产品质量,清釜残攻坚战功不可没!”

EBA,学名乙撑双硬酯乙胺。中间物料罐的粗产品,经过造粒塔进入反应釜,产出EBA产品。物料罐和反应釜一般每半年要清理一次内部残料,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今年3月份以来,吉林市疫情形势严峻,驻厂留守员工有限,可又到了该“清釜残”的时候,怎么办?

“为外防疫情输入,决不能让居家员工现在返厂。这个关键时刻,就得领导干部发挥‘头羊’作用,往前冲、打硬仗,高标准啃下这块制约产品质量的‘硬骨头’!” 3月24日,该厂集结精通EBA装置工艺设备的各级干部,果断打响一罐一釜“清釜残”攻坚战——

镐头、钎子、铲刀、丝状刷子、防爆灯……清釜工具准备齐全;提前加堵盲板,进行能量隔离;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分析监测……24日早8时,“清釜残” 作业开始。

EBA物料罐底部放料口很低,作业时蹲着直不起腰,阀门太紧,大家通力合作将其拧开,白色乳状的残液喷涌而出,喷到事先备好的铺着过滤网的长方形槽子里,来不急跑开的人,衣服被溅上白点……

釜底洗釜水放净,过滤出的物料残渣快速装袋运出。

“打开人孔,人员准备进入。”

这最难干的,就是下罐釜清理。反应釜内壁环绕着加热蛇管,中间还有搅拌器,釜空间狭小,只能一次进两个人。

“我比较瘦,而且在这呆的时间久,经验能多些,我先进罐。”奋勇当先的王万君,原是助剂车间主任,刚调入工厂转型升级项目组不久,听说车间装置清釜残,主动回来参战。

EBA中间物料罐足有四米高,踩着自制软梯下罐,晃晃悠悠,有点眩晕。王万君与安全环保科科长刘伟明系上生命绳、戴上防毒面罩、蹬上靴子,最先钻入罐内。

看到此情此景,助剂车间员工李贵杰、刘军也跑来帮忙,抢着轮流进入罐釜清理。

罐内,一些残渣被装入塑料袋;罐外,“将”分两路,有人用绳子将残渣袋从罐内拽出,有人接力传运,一袋一袋将残料运送出去,不一会儿,大家额头上就渗出豆大的汗珠。

25日,进入啃“锅巴”硬仗阶段。

干干巴巴的物料如糊了的“锅巴”,粘贴在蛇管和罐釜四壁。“遇到硬的地方,得用锤子、钎子,两人配合着使劲砸、用力凿,再用铲刀一块块铲下来,最后蘸着水用丝状抹布把罐釜刷干净,就像刷锅一样……”王万君介绍,这不仅是项力气活儿,也是项风险活儿。

“罐内空间狭小、闷得慌。加上蛇管、搅拌,根本转不过身。戴着面罩,呼吸困难,喘不动气啊。干一会儿就浑身上下湿漉漉,衣服上全是黏糊糊的物料。爬出来时,像个‘泥人’似的。” 刘伟明说,“这时候就想躺地上透透风,呼吸下新鲜空气”。

一次下罐两人,每半小时一轮换,补充体能、保障安全。

最后的“刷锅”操作是个细致活儿。他们用刷子绕着蛇形管和四周釜壁一点点刷蹭,一丁点物料都没残留,直至露出了白钢色,再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这些残料必须清理得一干二净,一定要设备见本色。否则新生产的EBA与残料一混合,就会有轻微颜色,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技术科党支部书记杨恩辉,对质量管控颇在行。

“关闭放料阀、封闭人孔盖。”

25日11时30分,历时一天半攻坚,EBA物料罐和反应釜“清釜残”顺利完工。由于指挥得力、作战有序,此次“清釜残”作业效率提高了50%。清釜残工程为该厂EBA高品质产出和公司内下游产品生产奠定了坚实工艺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