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场长江两端的守望相助——中铁二局援建上海松江抗疫用房建设纪实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裴龙翔 通讯员 李扬 查忠明

2008个隔离床位、364间配套用房,经过1周的不间断施工,4月9日中铁二局胜利完成上海松江抗疫用房全部建设任务,践行了对2400万上海人民的铮铮誓言。

中铁二局位于“天府之国”的四川,与上海共饮长江水。在与疫情赛跑,决战决胜的战场上,中铁二局的施工队伍逆行而上,尽锐出战,勇担国企的责任和使命,彰显铁军本色,全力守“沪”平安。

“战场”在变 火速出征的斗志不变!

“作为一名中铁二局员工应该勇当先锋,为防控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我郑重地向党组织申请:自愿驰援上海松江抗疫用房建设,疫情不除,我们不退!”铿锵有力的誓言在松江上空久久回荡,党员们庄严宣誓,在请战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迎难而上。

清明假期期间,刚刚胜利完成长春、沈阳等地方舱建设任务的中铁二局,再次接到上海松江区委、区政府松江抗疫用房抢建任务。火速成立了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汪海旺,总经理张威为组长的中铁二局松江区抗疫用房抢建工程领导小组,中铁二局副总经理崔成立即赶往上海松江坐镇一线指挥。

上海松江隔离点总用地面积4.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相较长春方舱,这次任务主要是对6个生产车间厂房进行内部改造,增加5处临时板房进行有机联接,形成护理区、办公区、医护人员休息区、后勤人员休息区、物资库、医废处理区等,做到将病患、医护人员、后勤人员以及污染物全部分离,从而最大程度保障院区内环境、卫生和安全。虽无大规模动土施工,但其建设体量却与中国中铁十余个工程局在长春方舱的任务总和相近,任务异常艰巨、难度异常巨大、问题异常复杂。

顶着巨大的压力,中铁二局火速调集精兵强将。“我报名”、“加我一个”……抢建战令下达,6小时内,华东指挥部、上海公司、沪苏湖指挥部、五公司、城通公司、建筑公司、深圳公司、装修公司、新运公司技术骨干、专业工人迅速集结,踏上征途。

现场作业 夏邦根 摄

施工现场,党员们逐一在防护服上贴上“党员先锋队”标识,主动亮明身份。鲜红的袖标是人民的重托、党组织的信任,更是责任与担当。中铁二局在1天时间内火速集结了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山东、河北、四川、河南等9个省市的1000余名抢建人员。

在紧锣密鼓部署调配人员、物资的同时,中铁二局同步启动设计工作,4月2日晚,公司紧急命令中铁成都设计院不惜以其代价,极速完成上海松江方舱设计图。

设计院迅速调集建筑二院全员力量,员工立即中止清明休假,星夜返程集结。“不同于往常以活动板房和集装箱为主的方舱建设项目,上海方舱主体为老旧厂房改造,设计标准高、难度大,拟建上海松江方舱按照常规设计进度至少需要2周。”负责此次工作的设计院副总经理胡恩说道。

半天时间完成2周的设计任务!这怎么可能?任务刻不容缓,只有以超常的组织、高效的调度才能打赢这场争分夺秒的战斗。在缺少方舱医院设计经验的情况下,设计团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确定各专业设计原则、分析要点,分进合击投入战斗。4月3日凌晨2点,随着电气专业最后一张图纸火速发往前线,历经6个多小时鏖战,所有设计图顺利交付前线,打响了攻坚第一战。

挑战在变 高标准完成任务的决心不变!

“方舱医院有很高的施工要求,我们必须全部按照高标准完成,在快的同时保证质量。”中铁二局上海公司党委书记詹刚说道。与长春和沈阳的隔离点不同,松江方舱隔离点是采用废弃的仓库进行改造,在劳动力组织、物资组织上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任务时间紧、援建地点分散、防疫压力巨大、人员及物资进场难……一项项不利因素如潮水般涌来,工程能否按时交付成为悬念。

面对极限挑战,中铁二局三军用命,无一人退缩。各单位协同配合、分秒必争,仓库改建、隔离用房安装等工作有条不紊铺开。

工人集体作业 夏邦根 摄

“位置在哪里?4栋还是5栋?”休息了不到2个小时的五公司职工谢平贵又紧急开始了物资协调。由于现场材料短缺,他必须在组织施工的同时,调度好材料使用。“时间紧迫,不能让现场停工待料”。经过努力,截至4日晚,短短1天时间内,谢平贵和其他团队已经配合完成分配任务的4、5号仓库内房间的全部隔断。

在现场指挥部的超前谋划下,3000㎡地板革、20个集装箱、1400余米给水管、14500余㎡板房、4600余㎡PVC地坪、10台挖掘机、3台吊车等各类物资设备按照采购计划在1天时间内实现进场。

整体结构临时调整,管线错综复杂,场地外绿化带涉及电力、自来水、污水管、雨水管,场地外人行道涉及高压电通讯管……种种问题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施工难度。尽管前期已经做足了准备,但施工现场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旧超乎想象。为确保抗疫用房按时交付,前方建设指挥部全体人员通力合作,24小时坚守待命,累了席地而坐、困了和衣而睡,全力配合解决各种突发难题。“开路先锋”们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用满腔热忱书写着战“疫”青春。

“疫情一天不结束,我就一天不休息,保证完成任务。”装修公司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刘可说道。

环境在变 行走在“刀尖上”的精神不变!

“今晚任务艰巨,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兄弟们,加油!”一声声加油打气在战疫一线不绝于耳。

“保证完成任务”“对,我们能行”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承诺打破了短暂的沉寂,率先喊出这句话的是城通公司上海13-101标常务副经理、前方建设指挥部现场施工组组长龙明。有着10多年党龄的他,不止一次在现场强调:支部就是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有一次,临时来抢工的工人没领到盒饭,龙明知道后,一边说着“不知怎地,今天不饿呢”,一边将自己的盒饭放到工人手中。其实,大家都明白,在这种高强度的作业下,哪会有人不饿,不过是更担心工人饿肚子罢了。

“材料马上开始卸,已协调两台叉车”“挖机动起来没有”“立柱底座15分钟左右到”“场内沟槽混凝土回填开始”,距离约定的交付日期,还有不足24小时,党员们纷纷投身一线,搬运物资、组装材料、参与施工。15个小时过去了,他们整整熬了一个通宵,或许,不止一个。

面临工期紧、任务重,需要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种种困难,沪苏湖项目部总工程师肖灿云没有半点退缩,迅速组织24名技术骨干力量,通过6小时不间断讨论研究,确定施工组织、资源储备、施工技术等方案,中午饭已经成了晚饭。

在援建的三天两夜里,深圳公司职工李东旭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工人手机摔坏了,不能扫码进行核酸检测,影响后续工作,李东旭就给拿出自己的备用手机给他;60个小时接打电话660个,没换过衣服,没洗过一把脸, “给我们的人员提供多一份保障,我责无旁贷”! 这也是所有援建战士的心声。

“工人的饭好了没有?好了快拿过来!”“谢谢领导。”

“我不是什么领导,我也是农民的儿子。”这是建筑公司职工邹胜与现场工人再简单不过的一次日常对话。

“胜哥,赶紧先把饭吃了噢。”“不慌,还有个地方要再检查一下。”邹胜转身笑呵呵地说道,随即又往6号楼室内安装作业区跑去了。

夜间方舱修建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一周的奋战里,千余名中铁二局的建设者千里驰援,在离疫情最近的地方披甲持戟、请缨逆行,夜以继日跟病毒抢时间,用忠诚与奉献谱写着新时代开路先锋之歌!

标签: 中铁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