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8396户,同比增长153.99%;我市企业新登记市场主体10057户,同比增长86.72%,均提前完成一季度“开门红”目标。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不断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让市场主体“生得快”,让市场主体“长得大”,让市场主体“活得好”。

全面推行“智慧办”。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企业登记“秒批秒办”的基础上,继续放宽企业登记限制,推行“一照多址”改革,先行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截至2022年3月,通过智能审批系统“秒批秒办”的登记注册累计超过3万家,非工作日办件量近1/4。有序推进“一照通办”。将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审批事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审批改备案许可,纳入“多证合一”,实行“一照一码、一照通办”。截至目前,共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207张。全面实现“高效办”。承接全部省级工业产品的生产许可审批事项,方便群众就近办,告别“多地跑”。在“襄十随神”城市群区域实行登记注册互相授权办理,与南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登记注册“跨省通办”。

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更多部门、更多事项纳入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的范围,实现对同一对象一年最多“综合查一次”,抽查结果共享交换、互认互用。2020年至今,全市共发起双随机抽查任务863个,其中部门联合抽查任务378个,部门联合抽查数占总抽查数的40%,部门联合抽查比例全省第一。持续推进信用修复便捷化。上线信用修复APP,实现信用修复不见面线上办理,累计为近1600户正常经营企业开展行政处罚案件信用修复,1.3万家市场主体在补报年报或登记事项变更后,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的“隐形门槛”,全面开展转供电主体排查,及时查处违规收费行为。

另外,我市设立20余家“一站式”质量服务窗口。依托襄阳市检测认证产业园、襄阳市人才创新创业超市等服务平台,大力构建政策咨询、人才培训、金融支持、企业孵化、科技创新等全产业链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联动机制。进一步落实“无申即享”政策。对市场监管领域所有涉企奖励补贴实行“无申请兑现”,涉及商标、专利、知识产权等12项事项。2021年,共向市财政部门提请兑现奖励资金1023万元。

(记者 朱科)

标签: 市场主体 市场监管局 市场监管方式 市场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