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精准优化装置负荷 经济效益不降反增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杨志达

4月20日,经过精细调整,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加工负荷比正常工况下降100吨/天,但油浆掺炼比例同比提升5.7%、石油焦收率同比提高1.9%,按目前石油焦价格计算,每月可实现增效483万元。

面对较高的油浆掺炼比例,车间是如何做到的?“这得益于工厂全面开展的增产石油焦技术攻关,对装置的加工负荷、原料组成以及循环比进行了合理优化。”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延迟焦化车间副主任严章东说。

据了解,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以及环保政策的制约,石墨碳素资源稀缺,价格飞涨,而石墨碳素制品的原料正是石油焦。年初以来,石油焦市场需求持续上涨,价格堪比柴油,成了名副其实的“黑金”。

该厂紧盯市场变化,面对石油焦市场利好行情,结合自身装置生产实际、物料平衡和罐存情况,积极制定优化方案,科学完善优化数据,细致摆布渣蜡油平衡,紧锣密鼓做好生产优化调整,最大限度高产稳产石油焦,努力实现炼化企业效益最大化。

“按照思维惯性,高负荷生产将会带来高效益。”严章东说,但总结以往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经验,攻关小组发现高负荷运行时,装置压缩机和焦炭塔焦高均存有较大安全风险隐患,不但不利于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同时无法将三套催化油浆全部掺炼,造成了经济效益流失。

“既然无法上提装置负荷,那我们就尝试下调加工量,提高循环比、降低蜡油的方法,来增产石油焦。”在增产石油焦技术攻关会上,副厂长周波提出了自己的攻关想法。

思路一变天地宽,攻关小组迅速转变攻关方向,尝试下调装置运行负荷,经过精心测算、深度分析、科学论证,动态调整压缩机最佳运行工况,积极优化消泡剂注入剂量,努力降低焦炭塔泡沫层高度。同时,严格按照“降重油”的工作目标,合理提高装置油浆掺炼比,实现三套催化油浆全部掺炼,为工厂增创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下好生产优化“一颗子”,盘活物料平衡“一盘棋”。该厂通过开展增产石油焦技术攻关,降低装置运行负荷,取得了油浆停止外卖、蜡油收率降低、经济效益增高三项攻关成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