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药企研发费普涨 306家销售费过亿

对于医药企业来说,销售费用及研发情况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逾八成医药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其中百济神州(688235)研发投入最多,约为95.38亿元;从销售费用来看,上海医药销售费用最高,约为133.18亿元,其中逾62亿元是市场推广及广告费。此外,亚虹医药、前沿生物、迈威生物3股销售费用率超过100%。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个股出现重营销轻研发的情况,诸如*ST恒康投入逾5000万元用于市场推广,而研发费用却不足百万元。

逾八成药企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逾八成A股上市药企研发费用出现同比增长。

具体来看,根据同花顺iFinD披露的数据,A股共有425家上市医药企业,其中,404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的研发费用情况,有78家公司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26家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八成。

景峰医药系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最多的个股。数据显示,景峰医药2021年实现研发费用3863.18万元,同比下降84.72%;信邦制药、大理药业、广誉远、振德医疗四股研发费用下降比例在四成以上,分别下降81.66%、49.07%、42.01%、41.03%。相对应的,大参林、西藏药业、光正眼科等个股2021年研发费用增长较快,同比增长率位于上市医药企业前列。

从研发投入来看,百济神州系2021年研发费用最多的个股。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百济神州2021年实现研发费用95.38亿元,同比增长6.66%。其中,临床研究及服务费约为31.8亿元;员工工资与福利约为23.41亿元;合作研发费用、材料费分别约为13.51亿元、12.32亿元。百济神州表示,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药品研发,研发管线较多,研发费用支出呈现递增趋势。

资料显示,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性、商业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创新性药物,旨在为全球患者改善治疗效果、提高药物可及性。据了解,百济神州上市于2021年12月,至今仍未实现盈利。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百济神州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5.89亿元,同比增长257.94%;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97.48亿元,同比增长14.37%。

此外,从研发费用率来看,2021年,9家上市药企研发费用超过当年的营业收入,其中亚虹医药、迪哲医药、迈威生物、首药控股4股研发费用率超过1000%。

上海医药销售费用最高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417家上市药企披露了销售费用,合计约为3163.1亿元,其中上海医药销售费用最高,约为133.18亿元。

经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A股上市药企中,有306家公司2021年的销售费用超过1亿元,占比约为73.38%。此外,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86家,超过50亿元的公司有9家,仅上海医药一家公司销售费用超过百亿元。

具体来看,上海医药2021年实现的销售费用约为133.18亿元,销售费用率约为6.17%。从销售费用构成来看,其中62.04亿元用于市场推广及广告成本,占公司销售费用的比例约为46.55%。此外,销售费用中,37.58亿元用于职工薪酬及相关福利,11.94亿元用于差旅和会议费用等。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市场推广及广告等方面的支出成为不少上市药企销售费用中的重要部分,复星医药、人福医药、白云山等个股2021年市场费用超过10亿元,分别约为57.78亿元、28.72亿元、10.54亿元。其中,复星医药2021年市场费用占公司当期销售费用的比例为63.5%。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销售费用高企早已成为医药行业的普遍现象,其中以市场推广之名推动背后的市场营销,是医药行业的潜规则,这一问题也被监管重点关注。

从销售费用率来看,亚虹医药、前沿生物、迈威生物3股2021年销售费用率超过100%,其中,亚虹医药销售费用率高达76840.6%。实际上,亚虹医药高销售费用率背后的秘密是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仅有4575元。亚虹医药表示,公司核心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2021年的营业收入仅为海克威(APL-1706)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申报并实现的收益。

*ST恒康等重销售轻研发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如*ST恒康、信邦制药等个股2021年出现了销售费用远高于研发费用的情况。

以*ST恒康为例,*ST恒康2021年销售费用约为2.81亿元,其中市场费用约为5575.84万元,而公司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仅为44.4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ST恒康近年来业绩承压严重,归属净利润已连续四年出现亏损。财务数据显示,2018-2021年,*ST恒康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4.18亿元、-25.2亿元、-5224万元、-3.71亿元。

资料显示,*ST恒康立足于医疗服务和药品制造“双轮驱动”大健康产业,以医疗服务为核心,构建大专科、强综合战略布局,业务涵盖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医养等全产业链,药品制造为公司基础产业,公司致力于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ST恒康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对方电话并未有人接听。

此外,2021年,信邦制药、鹭燕医药2股销售费用也远远高于研发费用,销售费用超过3亿元,研发费用却只有不足300万元。具体来看,信邦制药2021年销售费用约为3.6亿元,研发费用约为193.76万元;鹭燕医药2021年销售费用约为3.79亿元,研发费用约为297.22万元。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表示,从市场和行业角度看,药审改革、国际标准接轨、国家医保局扩大影响力、带量采购等政策和市场直接倒逼市场创新,医药企业必须加大科研投入,以确保不被市场、政策淘汰。若公司销售费用过高,而研发投入较少,长期来看,公司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可能会下降,将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北京商报记者 董亮 丁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