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晚间,叮咚买菜(NYSE:DDL)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叮咚买菜营收实现62.0亿元,同比增长13.1%。相比2021年同期净亏损10.34亿元,叮咚买菜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GAAP标准下(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4988万元,为公司成立五年多来的首次盈利。

根据财报数据,盈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收入的上涨;二是对成本端的严格管控。

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产品收入为61.38亿元,同比增长13.4%。而总的运营成本同比下降,从65.23亿元下降至61.55亿元,这其中,销售费用降幅颇大,销售费用从2021年同期的3.58亿元下降至9110万元,降幅超过74%。仓储物流费用也有下降,由2021年同期的17.86亿元下降至14.94亿元,同比减少16.4%。叮咚买菜在财报中指出,主要在于客单价的上涨和一线履约效率的提高。


(资料图片)

2022年是叮咚买菜严控成本的一年,尤其是销售费用,连续四个季度不断下跌。结合数据来看,2022年全年的营销费用相比2021年减少超过15亿元,并且自去年二季度开始,叮咚买菜的仓储物流费用亦不断减少。

产品收入方面,追踪叮咚买菜SKU变化能够发现,营收增长以及毛利率增长主要与产品结构变化有关,具体是预制菜、净菜品类的增加。去年受到上海疫情的影响,自第二季度开始,预制菜逐渐站上叮咚买菜的品类C位。

目前在叮咚买菜的“分类”页面,“预制菜”类目排在首位,旗下子类目多达17种,当中有多个叮咚自有品牌的预制菜、时蔬净菜产品,并且预制菜品类的单价显著高于生鲜品类。

报告显示,叮咚买菜四季度毛利率为32.9%,同比提升了5.2个百分点。叮咚买菜方面向记者回应表示,毛利率增长主要在于对生鲜商品,叮咚买菜通过与更多源头产地的种/养殖商合作,增加生鲜品类的直采比例;对于非生鲜品,丰富品类,补充中高端商品,另外公司还加大自有品牌、特色商品的开发,以及自有生产加工能力的建设等等。

2021年10月,叮咚买菜登陆美股后,仅延续一个月的股价上扬,之后市值不断下跌,高位股价在37.37美元/股,2月13日美东时间收盘价为4.89美元/股,总市值11.55亿美元。生鲜领域老生常谈的高损耗以及前置仓、运输的高成本,加之叮咚买菜自成立一直未实现正向盈利,种种因素使得其在资本市场表现平平。

通过严控成本、提高履约效率,同时加大自有产品的供应,当下的盈利是否意味着叮咚买菜在前置仓模式上找到了盈利模型?对此,有中概股投资者表示,四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控制强劲,还要再观望下一季度在严控费用的情况下营收的表现。也即,仍有投资者担心,抛却营销驱动的策略后,叮咚买菜的盈利模型是否可持续?自有品牌形象是否达到心智留存?

叮咚买菜方面表示,叮咚买菜坚持“商品力”建设,通过源头直采、订单农业、自有研发和生产、自有品牌等方式不断巩固优势。

可以发现,叮咚买菜在不断加码自有产能、自有品牌。有投资者向前展望,如果未来叮咚买菜的自产自销产品的占比超过一半,那么叮咚买菜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鲜电商,而是成为一家生鲜食品供应商,利用即时配送交付用户,这与美团、盒马不再同属一个赛道。但投资者亦提出疑问,这一模式在一线城市能够跑通,在规模化发展中,下线城市是否仍能成功复制?

对于2023年的业务重点,叮咚买菜CEO梁昌霖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有所透露,其中预制菜仍然排在首位。据悉,更健康的预制菜,健康无负担的食品饮料,针对儿童及中老年人开发的功能食品、保健品以及轻食产品等将是接下来的重点方向。(记者 叶心冉)

标签: 销售费用 数据显示 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