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型智能化工厂生产车间,会看到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多台工业机器人各有分工,精准地完成抓取、焊接等一连贯动作。这些机器人是如何做到的?5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蔡甸经济开发区的武汉中设机器人公司,探访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如何具备聪明的“大脑”。

武汉中设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13年,业务涵盖机器人、智能技术、高端智能装备领域的研发、制造、应用和销售,为汽车、农牧装备、工程机械、智能家具及精密钣金等工业企业提供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及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运用自动控制、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将工业机器人、焊装夹具、视觉系统、物流设备等联动,实现汽车零部件高效智能化生产。”武汉中设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杨燕介绍,公司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途,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目前,该公司已完成的项目中可实现数十台工业机器人协同工作。

记者在该公司研发中心看到,机械设计负责人何俊和同事们正在电脑前进行产线虚拟设计与仿真。设计人员通过建立生产线三维设计模型和机器人运动装置参数模型,验证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前期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并计算出生产效率。

何俊解释,不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可实现弧焊、点焊、装配、搬运、喷涂、码垛等一系列自动化生产。它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满足生产线的智能化生产。机器人仿真实验要不断模拟优化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让机器人即使在狭小的区域内也能相互合作,不发生碰撞。比如,机器人在抓取物体时,通过仿真实验设计机械手抓取的角度和力度,能避免产品表面出现划痕或破损。

去年,该公司历时半年与客户协同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生产线投入使用,受到更多新能源汽车厂商及配件生产企业的青睐。目前,该公司提供的智能化系统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已被引用到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牛创新能源、极狐汽车等新能源整车厂家。该公司今年前5个月的订单数量接近去年全年。

杨燕透露,公司工业智能研发中心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公司将加大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力度,将大数据、云计算运用等新技术运用到工业机器人领域,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和云制造的信息化转型。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大量使用了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钢铝混合车身结构设计,大幅提升了车身强度,降低了车身重量,但传统焊接技术不适用钢材与铝材的拼合。”杨燕说,“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与传统焊接工艺不同,采用新型铆接技术,能够大幅增加铝车身强度。我们公司这条新能源智能化焊接生产线还包含了铝焊、视觉、涂胶等多工艺的融合,正在申请中的专利达10余项。”

(记者 张衡)

标签: 工业机器人 武汉中设机器人公司 新能源汽车 汽车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