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在西岸美术馆开幕的“万物的声音”——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规格很高,包括毕加索作品在内超过160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集中亮相上海,展示出自20世纪初现代艺术发轫到21世纪当下的全球化世界,其百年发生发展的脉络过程。品类丰富的展品呈现了此时期全球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阔景,也阐释了物品在艺术创作中的演变。展览展期至2023年2月5日。

十八个章节,超160件佳作

其实早在2019年开馆之初,西岸美术馆就开启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携手办展之旅,主办方希望通过五年设置三个常设展,分别以“时间”“万物”“空间”为展名和方向,向公众全面系统梳理20世纪以来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2019年的开馆大展“时间的形态”奏响精彩的第一部曲,今时的第二部曲“万物的声音”是更优美的华章。

“万物的声音”展览分为十八个章节,时间跨度从20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用超过160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串起立体主义先驱、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先锋人物到当代观念艺术前卫代表,乔治·布拉克、巴勃罗·毕加索、费尔南·莱热、马塞尔·杜尚、曼·雷、让·丁格利、塔蒂亚娜·特罗维等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展览的前半部旨在呈现一个属于先锋艺术家的世界,以杜尚创造的“现成品”艺术为代表,让观众看到艺术家如何用创意推翻一切旧程式;展览的后半部则透过波普艺术家、新现实主义和激浪派运动成员的视野,再现在消费主义盛行下,“物”在艺术中的角色。

各流派大师作品众多

本次展览的吸睛之处在于集结了多位各风格流派领军人物的佳作。观众每一次移景换位,都可与大师惊喜遇见。

毕加索的大型静物画《含古代头像的静物》占据显著位置,白色与深褐色在画面上交汇出明暗相济的和谐,一把吉他、一本书、一个头像和一个果盘,定格出一种沉静的永恒。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于1907年在法国开始了立体派风格,这种静物创作正是立体派当时最爱的绘画主题。

本次展览极为注重呈现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多元性,即创作者“身份复杂”,画家、作家、雕塑家、摄影师、设计师、建筑师不一而足; 创作媒介则涵盖绘画、摄影、装置等多种门类。出现在本次展览海报上的作品就是出自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之手的《静物》,内敛节制的画面彰显着纯粹主义的主张,几何构图,简单的色块,摒弃过度的解构和装饰,建筑大师在绘画史上留下自己的风格和篇章。

盖伊·奥伦蒂的作品《巡物桌》是一件家具雕塑,它由“现成品”四个自行车轮和一张玻璃台面巧妙组成,既有轻盈时髦的外观,又有桌子和移动餐车的实用性。物体的概念性和互动性被艺术家很好地诠释,是1950年代消费社会兴起后,设计师们从“现成品”上寻找灵感,对物品重新进行组合搭配或转用的优秀作品。

展览有连贯性 展名有深意

据西岸美术馆媒体负责人介绍,常设展超过一年的展览周期,不仅为更多人亲临现场观看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提供了可能性,更为美术馆推出深度且连贯的公共教育内容提供了根基。她说,常设展的策展理念是努力将内容和逻辑设置得具有连贯性,“展览要像一本清晰直观的艺术史教科书”,观众可将这里作为艺术学习的平台。比如,常设展三部曲的上篇“时间的形态”曾展出杜尚于1913年创造的首件“现成品”艺术《自行车轮》,而在中篇“万物的声音”中,观众又可以看到艺术家于1917年创作的另一件“现成品”艺术代表作《帽架》,从而进一步理解杜尚从日常消费品的角度对艺术价值及艺术姿态提出的质疑。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名字“万物的声音”也别有深意,它来自法国诗人弗朗西斯·蓬热1942年发表的诗集《采取事物的立场》的英文译名《万物的声音》。诗人细致而饱含诗意地描绘了寻常事物,引导观者开启对物的全新视角与体验。而这个展览,正是带领观众走近现当代艺术,倾听它近一百年蓬勃生长过程中澎湃的心跳。

(记者 匡彧)

标签: 上海 美术馆 蓬皮社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