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造敦煌石窟的沉浸式展厅、东方造像文明与现代流行元素的碰撞、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8月28日在深圳巢美术馆开幕的“造像于工”展览,18位平均年龄13岁的小艺术家用18件机械装置艺术作品,给市民带来了独特而震撼的观展体验。

接续传统文化,碰撞流行文化

该展览由小燕画院·巢、MG麦高创想家、巢美术馆主办,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协办,将持续至9月20日结束。

据巢美术馆执行馆长程念介绍,此次展出的18件作品均来自小燕巢与MG麦高创想家共同发起的“艺造营”创作成果,每一件都制作精巧,经历了艺术创作、电脑编程、激光切割、造窟陈列等全过程。

展览中,“哪吒”手持奥特曼变身器,“洛神”和“飞天”随着齿轮的转动向观众款款走来,来自东方古老的造像文明经过科技的改造,呈现出一幅赛博朋克风格的奇妙画面。

谈起展览主题“造像于工”,策展人之一、小燕巢院长梁隽葳解释道,策展之初,是希望用工程学原理来完成中国传统造像文明的现代性转化。“造像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曾长期存在,是古代文明的视觉化象征,这个时代的造像是什么样的?我们想做些新尝试。”

梁隽葳说,整个艺造营从6月28日开营,共举办三期,均以“造像于工”为主题,选取传统东方造像的元素,例如壁画、纹饰,神话人物、神兽等等。令人意外的是,小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加入大量动漫文化,包括一些最新的文化潮流,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更多是流行文化包裹下的传统,“这才是属于现代的造像。”梁隽葳说。

例如,陈品臻的《哪吒闹海》,哪吒的造型取自敦煌壁画中的天王和力士,哪吒手持的武器却不是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而是应援棒、奥特曼变身器、兽人的战斧,是文化结合的典型例证。而姜炳臣的《哥斯拉大战基多拉》、李元熙的《七龙珠之贝吉塔》,虽然采用了东方造像的呈现方式,内容却纯粹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这些充满文化碰撞的作品引起观众共鸣及思考,似乎感受到传统与现代文明在“聊天”和“沟通”。

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观众惊喜“开窟”

当天的展览现场,仿造敦煌石窟的沉浸式展厅格外吸引观众。18件作品被放置在18个洞窟,观众需要走进类似石窟的迷宫,才能依次观看作品。这个过程,用梁隽葳的话来说,叫做“开窟”。“造窟文化的特殊意义在于修炼。我们为什么执着于一定要把所有作品创作、设计、制作,最后还要选址、开洞、布置、题字、陈列,就是要将造像进行到底,给作品一个完整的沉浸式体验。”梁隽葳说。

此次展览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据策展人之一、小燕巢院长卓铭达介绍,本次艺造营由小燕巢与MG麦高创想家共同发起,小燕巢的优势是艺术创作,而MG麦高创想家是一个工程师团队打造的科创教育品牌。“当感性与理性交融时,艺术与科技刚柔并济、张弛有度,极力绽放出华夏造像之美。科技手段的实操和艺术思想的融入让整个机械创想变得格外鲜活,小艺术家们仿佛被注入了新鲜血液般,创作欲望井喷式爆发,艺术美学勾勒出科技的感性视觉。”卓铭达说。

在创作过程中,小艺术家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科技为艺术赋能的神奇。蒋晨曦的《海怪》采用了内外齿轮结构,通过设计做了一个旋转的交叠;杨紫嫣的《Mother》用“行星齿轮”呈现了她心目中的母亲形象;李宗翰用电脑编程展现天空与海的流动感……MG麦高创想家的林远翰老师表示:“科技其实离我们不远,艺术加科技也不是简单的1+1=2,它是碰撞的火花,1+1远远大于2。”

梁隽葳说,艺术和科技的融合,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大趋势,和AI相关的交互设计等新兴专业越来越多,艺术新门类已蓬勃兴起。此次展览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希望能影响对艺术、对科技感兴趣的年轻人,让大家意识到艺术和科技的形式正在发生变化,每个人都能做出这样的作品。

标签: 展览 造像于公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