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枪、喷火、射箭……原来,木偶戏、皮影戏可以这么有趣!一连两天,来自广东的多位木偶、皮影戏大师同台献艺,精彩节目轮番登场,传统木偶、皮影各显神通,令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这是怎么做到的?”现场,有小观众小声地向妈妈提问,“绝活不断”的木偶,让孩子们颇为好奇。

由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带来的杖头木偶节目《神威千重》以二郎神杨戬为人物形象,展现了其骁勇威武的人物性格。节目集中展现出杖头木偶戏耍枪、喝酒、喷火、射箭等表演技法,将广东木偶戏表演功架扎实、武打精彩、拳打刀劈刚劲有力等艺术特点充分展示,特别是木偶“二郎神”喷火的时候,瞬间点燃全场氛围。

梅县木偶剧团带来的提线木偶表演《县官升堂》中,演员不仅要操纵木偶,还要现场演唱一段广东汉剧;潮安金石铁枝木偶传承艺术中心带来的《粗心的小猫》,则以传统铁枝木偶的表演方式,讲述猫妈妈教育小猫学习抓捕老鼠的本领,寓教于乐,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太精彩了!”观演结束,不少观众流连忘返。有观众告诉记者,一场演出能够看到广东木偶戏、皮影戏近年来的多个经典之作,超值!广东木偶艺术剧院董事长张莹表示,此次展演集中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皮影戏在传承与创新上的保护成果。

非遗焕发新活力:

跨界发展,多媒体呈现

传统非遗技艺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跨界中发展?成为广东木偶人不断探索的话题。

由陆丰市皮影剧团带来的《文成公主》,其皮影造型雕刻精致,色彩鲜艳,借用多媒体的形式将故事娓娓道来,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艺术总监林雪萍介绍道,《文成公主》在传统皮影戏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丰富表现形式,使得剧情衔接更加顺畅,“观众的观感会更舒服。”据介绍,陆丰皮影戏可追溯到明朝中叶,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木偶戏在技术上也不断追求突破。五华提线木偶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广东保存最为完整的提线木偶戏。2007年该木偶戏被确定为广东省稀有剧种,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参与展演的《沙家浜·智斗》,是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2019年7月开始策划创排的剧目。此节目对戏中的现代小戏这一领域大胆探索,克服了木偶自动喷烟和身体伸缩两个创作难点,在业内尚属首次。该节目此前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小型舞台艺术作品”奖。

梅县木偶剧团带来提线木偶剧《猴趣》。梅县提线木偶戏是各种木偶戏和木偶舞台艺术形象中最完整、动作表演最复杂、操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木偶艺术品种。表演时,木偶的动作全凭演员在高台通过手指连线操纵完成,有时一个指头要操纵3根以上的线路,并通过由软及硬、由硬至软的不断切换变化,使得木偶“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

题材创新,寓教于乐

“接地气”的方式演绎社会现实问题

近几年,“木偶+动漫”“木偶+科技”等跨界融合,使木偶艺术这一非遗文化频频“破圈”。

木偶戏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许多人温馨快乐的童年记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东木偶戏”保护单位,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通过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及互动体验,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创作,近几年推出《八层半》《真假孙悟空》《哪吒》《垃圾大战》《游曦》《神奇之旅》《中国经典故事系列》等多部优质剧目。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与头部漫企咏声动漫合作,共同排演儿童动漫舞台剧《猪猪侠之仙豆传奇》。

演出结合潮流动漫元素,运用声光电科技,打造飞天入海的高科技效果,营造出3D实感场景,受到小观众的热烈欢迎。

此外,广东木偶艺术剧院还通过在题材上不断创新,以“接地气”的方式演绎社会现实问题。

即将于7月在木偶剧院再度上演的原创大型环保题材木偶剧《垃圾大战》,聚焦的就是垃圾分类这一热门话题。《垃圾大战》创作于2015年,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多次斩获国内和国际奖项。导演、编剧陈萱介绍,该剧充分发挥木偶剧的优势,将废旧奶瓶、塑料袋、电池等垃圾拟人化,以手偶的形态出场,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让它们在舞台上说出自己的心声,从而与观众产生共鸣。

此外,舞台还将通过强烈的视觉设计突出主题,例如,高达3.6米的木偶模型“黑水女王”,和舞台上小小的人类角色形成鲜明的体积对比,不仅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她在剧中的控诉显得更为有力。

(记者 黄岸)

标签: 传统木偶 木偶节目 木偶剧团 传统非遗技艺